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8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825


再推导,就可以得出实验检测的数据,也就是“数据缺失“的波动范围。
他计算出来的范围肯定和实验数据存在偏差,因为实验数据收集并不是完美的。
但只。(本章未完!)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计算,开宗立派的成果!
要数据接近,就足以说明问题。
在完成了最后的计算以后,王浩朝着台下问了一句,“雷尼尔先生、马约尔先生,我的计算结果偏差大吗?”
所有人都看向了格斯纳-雷尼尔和迪迪埃-马约尔。
现在他们已经都明白过来了,然后计算的是粒子对撞实验中,“数据缺失“的偏差值。
欧洲核子组织只是公开了发现疑似“数据缺失“的异常,并没有公开“数据缺失“的波动数值,但能够作为实验结果公开出来,波动肯定达到了一定的界限,而具体数值也只有核子组织的大人物,或者实验组负责人才知道了。
格斯纳-雷尼尔和迪迪埃-马约尔,都是欧洲核子组织的重量级人物,手下都有很专业的实验研究组,他们肯定知道具体的数据。
雷尼尔和马约尔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苦笑。
雷尼尔还是站了起来,给了个确定的答案,“你的计算结果和偏差波动很接近。
马约尔补充一句,“非常接近!”
具体有多接近,就需要核子组织来公布了,他们不可能对外透露具体数值。
但是,两人的表态已经说明了问题。
王浩又一次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出了实验结果数据,也让现场变得一片沸腾。
一次,还可能是巧合,两次,还能说是巧合吗?
难道湮灭理论是正确的?
湮灭力真正存在?
……
会议时间已经严重拖延,甚至都到了下午一点钟。
但是,现场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都安稳的坐在位置上,继续讨论着发生的事情。
王浩的报告。
保罗菲尔-琼斯针对假设前提,的质疑。
数学天才的对决!
保罗菲尔-琼斯塑造出现M理论跨维度的数学体系,绝对是弦理论方向的重大成果,足以登上顶尖学术期刊。
王浩同样完成了湮灭理论的数学构架,还继续计算出粒子物理实验过程中,“数据缺失的偏差数值。
毫无疑问,是王浩取得了胜利。
同时,第二次计算代表的意义也很重大。
虽然一次试验结果无法证实一个理论,但如果能够用实验证实理论的计算结果,理论的可信度就会变得非常高。
现在是两次……
当然,即便再多次用实验证实,因为只是微观理论,同样可以像是保罗菲尔-琼斯一样,用其他的解释来“替代假设“。
但是,计算可是在实验之前,提前预测实验结果,和针对结果做数学分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好多人围住了王浩,也惊讶的说个不停,“王教授,太精彩了!这次真是不枉此行,看到了这么精彩的一幕。
首发更新@

“现场完成湮灭理论的数学构架,而且再次计算出实验结果,这次大会结束,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转而去研究湮灭理论了。”
“这就是开宗立派的成果啊!”
很多人都这么想。
理论物理是难度非常高的学科,一个全新的物理理论,想要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新的物理体系,能够对于实验进行计算,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就不再是“理论“物理,而是“正确的“物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