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825


王浩又扫了一眼系统任务,发现“任务一‘灵感值达到了18点。
有了上一个S+级任务的经验,他很清楚‘20,点就是一个阶段,灵感值能达到18点,就说明他的思路没问题。
他分析出的列式以及‘有些不靠谱“的范围解,肯定是具有某种物理意义的。
可究竟是什么呢?
现在灵感值达到了‘18,点,还没有达到‘20,点,就说明剩下的工作,就是对结果进行物理意义的解析。
可问题在于,范围解的不靠谱。
其中的参数数据,存在一个‘-0.38~0.38,的范围。
‘-0.38,,负值就是关键问题。
虽然没有进行物理性质的分析,但他也非常清楚,这个范围参数,很可能代表了某一种力或某一种性质。
任何存在的一种力或性质,怎么可能会产生负值范围?
难道是一组没有意义的结果?
“不可能!”
“肯定代表了某种意义!”王浩皱着眉头仔细的研究起来。
想要分析出所得出结论的物理,就必须从头到尾再仔细的查看,方程最初每一个参数都是有意义的,
不断转化分析的过程中,代表的意义也在不断的变化。
这是一个复杂的逻辑解析过程,还需要牵扯到大量量子物理的内容。
王浩慢慢的进行研究,一点一点的深入,花费的时间甚至比方程解析还要多。
接下来连续一个星期,他都闷在办公室里做研究,只是写出来的内容,就堆了厚厚一叠。
但是闷头研究并没有什么成果。
包括列式以及其他参数,倒是能分析出内容,但‘-0.38~0.38,的数值,依旧不清楚代表了什么。
力的消失?
能量的消失?
为什么?
王浩完全想不明白,他索性不再去想,而是正常工作起来。
他打开了邮箱,查看了下邮件。
和比尔卡尔的沟通,也跟着停了一个星期,沟通还是要继续保持,即便研究没什么进展,但只是积累想法,也同样是一种进步。
在打开了邮箱以后,他却发现一封来自迪迪埃-马约尔的邮件,上面写着一段话,“王浩,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去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理论,专门去做了一系列数据分析工作,希望能在能量损耗方面,找到湮灭力起作用的证据。
很可惜,什么也没有发现。
今天新一轮大型实验要开始了,真期待能有新的发现!”
新一轮大型实验,说的是欧洲粒子对撞机重启的测试实验。
欧洲粒子对撞机进行了大幅度升级,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据说实验亮度能够提升七倍以上。
现在则是做第一次大型实验测试,许多参加国家都派了团队参加。
王浩倒是没考虑粒子对撞实验,他仔细看了一下信件,觉得迪迪埃-马约尔为人真的很不错,竟然真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在验证湮灭理论上,还特别给自己发了个邮件。
“做实验数据分析,希望能在能量损耗上找到湮灭力存在的证据?”
“这个想法......”
王浩还是摇了摇头,即便是他也不知道,湮灭力发生作用的时候,质能方程是否还能起到作用。
质量单位,是被直接湮灭,还是被湮灭化成了能量?
这是个问题。
他给马约尔回了一封邮件,写了几句感谢的话,并祝福对方工作顺利。
等发送好了邮件以后,他忽然愣住了,“对啊,湮灭理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