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825


“呼啦~~”
整个会议室都沸腾起来。
244工厂参与交流重力实验的研究团队,总共有二十多个人,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每个人都感觉非常震惊。
51.32!
这个数据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就是直接实现跨越式的进步。
之前的提升速度也很快,但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慢慢提升,而现在则是跨越式的提升,直接提升了一倍以上的数值。
“能提升到超过五十个点,是不是意味着,可能会提升到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啊!”
“哪怕只能持续一段时间,耗费的经费很多很多,百分之百的反重力,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吧?”
“即便是五十,也可能有应用价值,最少航天领域,应该会感兴趣!”
“我们是真完成了大成果啊!”
“......”
未完待续
看《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518进行查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开消息国际再次沸腾王浩
我想邀请菲尔兹得主===
51.32!
这个数值让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到吸一口凉气。
交流重力场强度超过了50%,当然是非常重大的成果,在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后,数据马上被送到了王浩手里。
同时,实验成果也给上级做了汇报。
实验团队的直属上级,科工局副局长周敏华才刚完成了阿迈瑞肯团队的讨论,收到消息立刻被惊住了。
阿迈瑞肯提供的技术,能制造25%的交流重力强度,新的技术肯定能给研究带来提升,可没有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提升。
“难道是因为,王浩教授和对方交流的过程中,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了对方的关键技术?“
周敏华思考的想着,“又或者是,王浩教授又有什么突破性的研究?”
她想不通。
另一方面,王浩也得到了实验结果和详细数据,他对于交流重力场强度能提升到超过50%也感到有些激动。
这个数值比预料的还要高一些,同时也让他对于交流重力实验,或者说,对于所研究的单质导体内的微观形态,有了更多的了解。
如果把微观形态比喻成一个三维图形,有些材料内部的微观形态是个各方向对称的图形,有些材料的微观形态不是对称的,比如在一个方向上有凸起。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导体内的微观形态就会破碎,就会向四周散发出一定的场力,对称的图形散发的场力很均衡。
比如,朝着左侧散发了100的场力,同时也会朝右侧散发100的场力。
这样就抵消了。
有些材料的微观形态不对称,朝着左侧散发100的场力,朝着右侧只散发20,右侧就会出现能检测到的特殊场力。
这就是交流重力形成的原理。
现在他们的实验就是把这种不均衡扩大化。
如果是在复杂的材料上,因为材料的元素组成不同,形成的微观形态肯定有很大不同,每一种材料都需要研究对应的材料布局,才能够不断强化特殊场力。
所以,他们针对的只是单质金属材料,材料内部只有一种原子,内部微观形态很可能是相似的,找到方法最大化叠加单方向的场力,就能够不断提升交流重力场强度。
“五十个点的数值,大概也快到单质金属的极限了吧?”
“如果换成是复杂材料,可能会更高,单质金属的微观形态相对简单,不可能形成太大的凸层,能达到这个数值,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这是遗憾的地方。
虽然研究确实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提升也只是理论上的,技术上来说已经达到了瓶颈。
“所以接下来,必须找到一种通用的几何拓扑方式,来覆盖所有微观形态的半拓扑表达,否则牵扯到化合物或更复杂的分子,根本就无法进行微观形态的塑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