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8/825


吕万同、田虹等人顿时恍然,他们只是做实验数据的分析工作,对于超导的研究并不了解,自然不会去继续去分析后续,而王浩有同类型研究对比,想的自然要多一些。
王浩并不是安慰几个人,他说的都是实话。
因为最开始就知道,汪承林的研究跳过超导机制,去研究温度和材质之间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得出准确结论。
以此为前提的情况下,他思考的才会更远一些。
吕万同、田虹等人的工作,得到了王浩的肯定,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
他们被邀请加入了汪承林的实验,并不代表他们属于汪承林的团队,他们毕竟是数学教授,都有着各自领域的研究。
之所以选择和汪承林进行合作,只是因为超导方向的研究经费更多,而且实验数学分析工作很新颖。
经费多,就会很有吸引力。
数学教授不能说‘贫穷’,但单独数学研究的项目,经费确实是少了一些。
当气氛变得活跃起来,王浩也顺带问了起来,“虽然项目失败了,但是,你们有兴趣继续研究吗?我的团队还在继续这项研究,也有很多数学工作。”
“而且,我手里也有其他项目,数学的大型项目……”
王浩开始说了起来。
他说是自己的项目很缺人,希望邀请几个人加入进来。
实际上,重点注意的是田虹。
田虹是其中最年轻的,是一位三十五岁左右的女教授。
这个年纪就能担任首都大学的教授,还被汪承林邀请加入项目,显然是极为优秀的,其他三个人则都是五十以上的年纪,肯定是在首都有家有业,想邀请过来也根本不可能。
吕万同、尤宇光等人都是一起摇头,找个借口就直接推掉了。
如果王浩是在首都的某所大学工作,他们肯定会考虑一下,参与高经费的重点项目,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吸引力。
西海大学则实在是太远了,他们不可能突然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
田虹则是犹豫了一下,也跟着一起摇头,并没有特别解释什么。
身后。
汪承林正黑着一张脸,他申请项目失败也就罢了,王浩的分析做的让人无话可说,没有意义的研究确实是浪费时间。
但是,王浩在干什么?
挖角啊!
吕万同、尤宇光等人并不属于基础科学中心,可怎么也都是首都大学的教授,尤其是田虹就更受重视,都可以归在‘大学的未来’行列中。
结果,挖角?
汪承林一时间都有些担心,换做是其他人挖角,他是一点都不担心,国内数学领域来说,首都大学是数一数二的高校,想挖角首都大学可实在太难了。
王浩就不一样了。
他是第一位国内菲尔兹得主、公认数学领域的尖端人物,关键是手里确实有大项目。
好在大家都拒绝了。
汪承林轻呼一口气,也没办法多说什么,他鼓起勇气过来还是想问问,他们的问题具体是出在哪里。
在这个研究上,他投入了很大精力,结果被证明没有意义,还是很不甘心的。
汪承林走过来直接问道,“王教授,你能说说,为什么我们会失败了吗?这是你的方向,我自认为,我们的研究方式也没有问题。”
王浩直白道,“因为你们跳过了机制。”
他解释道,“任何研究都不能跳过机制。我说的方向,确实是以实验做分析,但目的依旧是研究机制,而不是直接去分析,什么样的材料更有可能是超导材料。”
“那是碰运气,即便勉强碰到了,也只是单独找到一、两种材料,意义并不大。”
汪承林理解着点了点头。
王浩继续道,“我觉得,你们本身凝态物理方向的研究就很好,不需要多方位的、去涉足不同的领域。”他说着摇头,“做研究,急功近利是不好的,每一项理论研究都不容易,好多研究都是要靠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沉淀……”
汪承林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从王浩嘴里说出来,给他的感觉就怪怪的。
他扯了扯嘴角,还是忍不住质疑的问道,“王教授,你们的研究,是经历了很多年的沉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8/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