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825


他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
他很清楚王浩是以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做的研究,那么所谓的新型几何,就肯定和实验直接相关。
“交流重力实验,怎么能联系到解释电磁力呢?”汪承林完全想不通,他仔细思考了一下,认为王浩还是把交流重力场,当成了磁场、电场直接相关的一种场。
这样才能够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但是,以现有的基础物理学,去试着理解交流重力场显然是行不通的。
汪承林之所以很有信心,还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有了进展,甚至可以用成果斐然来形容。
他们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出了完善的数学模型,以交流重力场为标准,研究温度和材质的关系,下一步就可以分析出哪种材质更容易激发超导状态。
更容易,也就是激发温度更高。
这个研究的目标就是以数学分析,试着去研究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预测’。
他邀请了四个数学专家,专门做相关的数学工作,建立的数学模型非常完善。
同时,工作成果也得到了244工厂研究员的认可。
办公室里。
汪承林就在和王强说着,“以我们现在的成果,就可以去申请新的项目了。”
“我们是做超导机制的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新型的高温超导材料,不过同样是做交流重力实验,我们的研究项目也会把数据共享给244工厂。”
“相信也会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
王强笑道,“你们的研究确实很有水平,我们参考你们的数据确实有帮助,我个人希望你们能继续下去。”
继续下去,肯定要申请新的项目,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王强客气的说着,心里还是感到很不解。
他一直在基础科学中心这边,可却听说刘云利、阮伟平以及薛常三人,一起申请了项目转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不由琢磨着,“看来还是要回去一趟,一直在这里都不知道消息。”
“刘云利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西海大学那边研究什么湮灭、拓扑的超导,难道还能比分析研发高温超导材料更有意义吗?”
……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
在上一次验证实验结束以后,实验室并没有准备新的实验,主要是因为王浩还要继续研究,以便确定下一步的实验方向。
另外,他们需要等待新的设备。
现在对于实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验证一些低温超导问题时,设备水平的精度明显已经不够了。
上一次向乾生建议购买一套精度更高的温度控制设备。
王浩想想还是同意了。
在继续深入研究之后,他很确定之后的实验,对设备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就必须要购置非常高端的设备。
他们直接联系了超导重点实验室。
超导重点实验室有一套精度很高的温度控制设备,谈价钱的问题就交给向乾生了,他原来就在超导实验室工作,对于实验室的设备情况非常了解,尤其是内部的大型设备。
最终谈下来的价格是三千两百万,就像是向乾生说的一样,只是三千万的价格,超导实验室,肯定不愿意把设备卖出去。
现在能谈到三千两百万,还是因为王浩和向乾生的‘面子’。
双方谈下了新设备的问题,但新设备从超导实验那边拆装再运过来到这边安装、调试,还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这可不是一台电脑,而是一套大型的设备,就只是拆卸、运输、安装,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后续还要进行调试,才能应用在高精度需求的实验上。
“最低预计两个月以上。”向乾生说了个时间。
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如果是购置一台全新的设备,售价高昂不说,从订购、生产再到运输、调试,花费一年时间都很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