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6/825


王浩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要做材料对比实验?”
“这个……”
刘云利说出了自己的理解,“通过材料对比实验,可以找出材质与交流场力的关系?”
他的理解确实是没问题,但是王浩并不是这么想的。
王浩道,“可能后续会做这种实验吧?我也不确定。我们还没有进行到那一步。”
“我们的方向和你们不同。我们是主要做超导的机制研究,是利用实验去完善理论。”
“现在这个实验,其实很简单,我想看到,在没有激发超导状态的时候,是否可以检测到交流重力场。”
刘云利顿时愣住了,“没有超导状态就激发交流重力场?”
这是不能理解的内容。
超导交流重力的研究,围绕的就是‘超导状态产生交流重力现象,结果实验目的变成了,没有激活超导状态,就形成了交流重力场?
可能吗?
刘云利顿时迷茫了,同时发现,他们三个人论证了很久,完全等于是做了无用功?
他们不只是跟不上实验进度,就连王浩的想法都不理解。
这时候,刘云利有些明白何毅说的话了,他也同样发现自己理解不了王浩的思路。
既然理解不了,放弃也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百零九章
菲尔兹颁奖你还能再假一点吗===
这次的实验准备比之前要复杂的多,在温度调整以及检测上要求更高,就必须要对实验设计、流程,控制的更加精准。
另外,实验使用的是一种铁基合金超导体,激发超导温度只有20K(开尔文)左右,就需要制造零下250℃以下的超低温,难度就高上了好几倍。
“最好是有一台精准控制温度的大型设备。”
向乾生道,“以我们目前的设备情况来做这个实验,实验设计会非常复杂,并且精度也不够。”
王浩想了想问道,“精准度差一点也能接受,我只想看到现象,”
何毅听着有点心疼,“这个实验要估计要花很多钱了。”
“经费不用担心。”王浩并没考虑经费的问题,只要是在正常的花费范围内都可以接受,即便花费的多一些,一个实验几百万也够了。
向乾生想了想,还是建议道,“王教授,我们以后都要做这样的实验吗?如果做的比较多,我还是建议购买一台精准控制温度的大型设备。”
王浩问道,“买这样一台设备,大概要多少钱?”
“钱,不是关键。”
向乾生道,“这种设备都是进口的,而且是找固定厂家订购的,从订购到制造、运输、调试,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这种设备一年能交付,速度就已经很快了。”
他继续道,“如果以后用的多,我们可以从其他实验室购买,超导实验室就有一台闲置的温度控制设备,而且已经闲置两年以上,他们的项目暂时用不上。”
“大概要多少钱?”何毅马上问道,顶尖的科研设备买二手的也挺好,主要是尖端设备价格太高,普通实验室根本支付不起。
“要三千万以上吧。”
向乾生想了一下说了个数字,随后解释道,“那台设备引入花了六千万,虽然已经用了好多年,但估计只花三千万,超导实验室也不愿意出售。”
顶尖的科研设备,可不是普通的电子产品。
这种尖端设备的市场很小,只有大型实验室会购买,但同样的,想买也是很难买到的。
王浩点头道,“我们先准备这个实验,如果结果符合预期,再考虑购置新设备。”
等会议结束以后,实验室上下都忙碌起来。
这是一次大型实验。
实验准备就花费了一个多星期,还是在不购置新设备、材料的情况下,实验装置每个部分都是手工搭建的,甚至里面的线路,都是一条条接上的。
等一切都准备好以后,所有人就集合到操作间,准备正式开始实验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这是一次超大型的实验,倒不是说规模有多么大,而是因为实验需求太高,相应的花费也非常高,实验总计花费在五百万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6/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