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825


向乾生也只负责一些边边角角的工作,他主要还是对实验进行指导,而不是从事理论相关的研究。
刘云利实在忍不住,找到何毅问了一下,“你怎么不和王教授一起去做数学分析?不去研究理论?”
何毅听的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研究理论?”
“你不是研究员吗?”
“但是,理论的东西很难,我也不擅长分析。”何毅注意到刘云利的疑惑,解释道,“刘教授,以前我也试着和王教授一起研究,但后来放弃了,我没有这个水平,即便是能看懂那些研究,也只是看懂而已,根本帮不上忙。”
“直说吧,我觉得自己跟不上王教授的思路,理解不了,不如就干脆放弃。”
刘云利听着扯了扯嘴角,他发现自己定的目标太简单了。
等回去以后,刘云利就对其他两人说道,“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弄懂基础理论,并能够参与新的实验设计,这样才能一起做研究。”
这样就超过了物理实验室的其他所有人。
“也对。”
“有道理……”
于此同时。
王浩也在很耐心的做研究,他并不是总结刚过去的实验,而是在总结完善自己的理论。
通过上一次实验,他已经确定自己的研究没有问题,超导内部的微观形态被挤压形成拓扑相变,和交流重力场存在直接关系。
另外,也肯定和超导的形成直接相关。
那么问题来了。
“在正常的通电导体中,会不会存在微观形态呢?”
“微观形态被挤压形成拓扑相变,从而激发了特殊的超导状态,正常来讲,普通的导体通电状态也应该存在微观形态,只不过没有被‘湮灭挤破而已?”
“另外,一些非导体在超低温情况下也可以激活超导特殊状态,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些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王浩自己做研究还是有些头疼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拓扑学的专家,他也希望能其他人能够给出意见,而不是只靠自己去研究。
比如,遇到复杂性理论问题时,他就可以去找罗大勇。
罗大勇能提供很有参考性的意见,并且在看待某个问题时,也能够提出其他思路的想法。
毕竟,术业有专攻。
他一个人无法覆盖所有领域的知识。
王浩仔细想了想,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和对方只是说过几句话,后来就没有再联系过了。
他赶紧给邱成文打电话。
邱成文正坐在办公室里,接到了王浩的电话有些疑惑。
他按下接听键,就听王浩说道,“你们中心,有个姓林的,做拓扑方向研究的学者,我上次和他说过话,能不能给个联系方式,我有问题要咨询。”
邱成文听了有些意外,但他知道王浩说的是谁,因为做拓扑学研究的学者很少。
他查了一下就把电话发了过去,心里还想着‘应该让中心的学者和王浩多交流,也让王浩看看数学中心的实力,也许他会改变主意,会考虑来水木大学工作。
王浩拿到电话以后,就直接打了过去。
林伯涵的年纪只有二十九岁,是水木大学的留校博士,毕业后在数学科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几何拓扑的研究工作。
在数学科学中心,他就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者。
此时他正和同事讨论一个问题,看到一个未知号码有些犹豫,想了想还是接了电话,就听对面说道,“林博士,还记得我吗?我是王浩。”
“王教授!”
林伯涵甚至惊讶的喊出声,发现同事惊讶的眼神,赶紧走到一边接电话,“王教授,你给我打电话是?”
王浩很直接的说道,“我是想问你,有没有兴趣来西海大学工作。”
“这个……”
“我手里有一个重大项目,想找一个拓扑学的专家一起做研究。你放心吧,林教授,你来,可以在梅森数实验室担任研究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