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825


这场报告也不只是学者来听,东港大学还组织了评审会,也就是让来听报告的顶尖学者组成评审,针对王浩的报告给出评审意见,最终汇总决定他的论是否通过。
评审会的成员包括邱成、陶哲轩、马丁海尔、阿来西奥菲加利、田俊干夫等九名成员,如此多同领域的顶尖学者支撑已经足够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九点。
王浩准时走进了会场中,他先是朝着台下扫了一眼,随后露出了很平澹的笑容,“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听我的报告,这个报告是NS方程光滑性论证,有关常规取值的拓展证明。”
“我相信在场的诸位,应该已经了解了我的另一篇论,也就是常规取值下,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证明。”
“现在是对限制范围进行拓展,其中主要的内容都是有关计算逻辑的论证,这个证明的难点也在这里。”
“昨天的时候,我听到一些人说起了难点,今天针对这些内容,我会讲的详细一些。”
“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在后续时间做提问。”
王浩的开场白很直接,只是说了一句欢迎,就开始了有关报告的内容,而且说明会详细讲解难点。
至于一些简单的过程,就不需要特别做讲解了。
在场多数人都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家,他们都已经看过王浩的论,也就不用在小问题上浪费时间。
台上。
王浩直接进入正题,“从常规取值拓展到无限取值,最主要的影响是参数差异。”
“或许有参数会放大到无穷,而有的参数还是固定数值,计算的逻辑就会有所改变。”
“所以我首先要论证的是,每一个参数取值无限大的情况下,它们对方程影响的共性”
王浩仔细说了起来。
每一个人都看着台上,包括那些顶尖的数学家,也包括一些普通的学者。
不过多数顶尖的数学家并不需要听的太仔细,他们至多有一两个难点没弄懂,没有讲到不理解的地方,自然就不需要太认真。
田俊干夫是沃尔夫获得者,自然也能称的上一声顶尖数学家,他或许是顶尖学者中听的最认真的,因为他希望王浩的证明是错误的。
这不只是为了面子,也是为了自己的研究。
正所谓,同行是冤家。
偏微分方程是个大学科方向,包含了很多种类的研究。
田俊干夫在NS方程上投入过很大精力,结果到现在却是一无所获,不管是出于嫉妒,还是出于其他想法,他都不希望王浩能够完成证明。
但是,事实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田俊干夫理解不了的地方,也慢慢被王浩展开做讲解了,而且他发现自己听的很清楚,跟着去理解似乎也容易了许多。
“他讲的和昨天那个叫大勇的学者非常相似”
“为什么昨天的时候,我根本想不明白,而现在就能轻松理解了?”
田俊干夫感到很诧异,而他最不希望的就是能听明白,因为听明白也就代表对方的逻辑是正确的。
和田俊干夫感受一样的,还有好几个其他学者,也包括马丁海尔,马丁海尔也围着罗大勇听了几句,结果就是听了一头雾水。
现在听到王浩的讲解,逻辑上也和昨天那个人差不多,结果跟着一想就明白过来了。
为什么呢?
“可能是昨天听了一遍,再听一遍就理解了,这种复杂性问题就是要多思考,多听”
马丁海尔想着。
其他人也只能得出类似的结论,理解了王浩讲解的难点以后,其他就根本算不上问题了。
马丁海尔发现自己不用再听了,他早就已经弄明白其他内容,就干脆翘起了腿左右看着其他人,终于发现旁边的陶哲轩,也没有再继续认真听。
他顿时小声说道,“特里,你也弄懂了吧?真是没想到,NS方程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还以为这个问题要再持续几十年呢。”
陶哲轩笑道,“我也没有想到。我在这个问题上也研究过,但只是想用一种方法进行描述,而不是真正去证明它的光滑性,就像是蒙日安倍方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有结论。”
“结果更加重大的NS方程问题,竟然会比蒙日安倍方程更快被证明。”
马丁海尔笑道,“在蒙日安倍方程问题上,台上的年轻人也是专家,上一个有关的研究也是他做出的。”
“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