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825


“怀尔斯说,我们很高兴迎来这一刻,哥德巴赫猜想,将不会只是猜想,这个持续了280年都没有解决的数学难题,终于有了答桉!”
“陶哲轩的点评说,这是以最不可能的方式完成了证明,他也想过类似的方法,但只要一想其中牵扯到的复杂分析,就下意识认为不可能完成。”
“这篇证明的关键就在于其中的复杂数学分析。”
“那简直如同神迹!”
“”
大量的讨论,大量的赞叹。
很多学者都非常期待能看到证明内容,来研究一下具体的证明方法。
一些数学机构则是磨刀霍霍,甚至组织了专门的小组,准备对于论的证明过程,进行详细论证了。
虽然是数学新进展发布的论,但再权威的学术期刊,也不能保证发布的论百分百是正确的。
论是否正确,还要看权威数学机构的判断。
但是,来自两名菲尔兹获得者的肯定,足以说明论的可信度了。
于此同时。
数学学报的期刊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让所有看到消息的学者感到疑惑,“新一期数学学报,将会发布王浩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另一篇证明。”
“??”
这个消息很让人惊讶。
数学学报偶尔也会对于新一期内容进行个提前的预告,来吸引更多的学者,但是,这个预告是怎么回事?
哥德巴赫猜想的另一篇证明?
作者还是王浩?
既然明确说是另一篇证明,就肯定不是一搞多投。
可是,难道王浩还能用另一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求月票
===第一百八十章
消息传开记者会王浩
陈建林真不是凡人啊===
“数学新进展上王浩的证明是否是对的?”
“王浩是否用第二种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还发布到了数学学报上?”
这两个问题成为了学者们的热议。
于此同时。
国内舆论也渐渐出现了讨论声。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绝对是大事件,是数学界的大事件,是学术圈的大事件,影响迅速蔓延到学术圈以外。
这主要还是因为知名度。
实际上,王浩证明角谷猜想的数学方法,在数学领域来说,成果并不比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来的小,但普通人并不会关心,因为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很难造成多大影响。
好多人看了消息后,也就不在意的翻了过去,唯一的印象就是王浩完成了一个数学研究。
很厉害,仅此而已。
至于什么可能会以此获得菲尔兹,那么就等获得菲尔兹再来讨论吧,总归他们对于内容没有多大兴趣。
哥德巴赫猜想就不一样了。
这是小学课本上都有的内容,陈景润的12证明被大力宣传,他的研究走在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前沿。
现在这个猜想被证明,还是被国内学者证明,自然会引起大量的讨论。
当天晚上就已经有很多人注意到了,还是到了上班的时间,话题已经成为了舆论热议。
早上七点二十九分。
杨海燕准时来到了政务楼的宣传办公室,正式上班时间是八点钟,她来的早了半个小时,来了以后放下东西,就准备到学校餐厅吃个早饭。
这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