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825


“我们这次会针对十三种主要应用,对特定NS方程类型以及取值进行论证,还会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工作,争取能覆盖这十三种主要应用的内容。”
“最少要证明,哪怕是求取近似解,偏差也是在固定范围。”
吴晖说着看向了王浩,“这是你的证明,粗糙取值下NS方程是有界收敛的,但你只是证明了输出有界收敛,没有确定波动的范围。我们需要论证波动范围,保证普遍的应用不会出问题。”
“虽然无法证明NS方程解集是光滑的,但最少要保证应用上不会出现问题。”
王浩耐心的听着,犹豫了好半天,还是说了起来,“吴院士,我昨天就想和你说,现在还是说了吧我认为这个论证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吴晖站住脚,看向王浩满是疑惑。
其他人也走近看过来。
王浩道,“因为我已经证明了,NS方程应用取值的精确解集是光滑的。”
吴晖道,“我知道你那个论证,但只是否定了巴克马斯特的研究,粗糙取值NS方程输出有界收敛不代表原方程解集光滑。”
其他人也说了起来,“是啊,我们是做应用论证,不仅仅是针对巴克马斯特,只不过他的研究还是让人担心。”
“虽然你证明了NS方程近似输出是有界收敛的,但并不能确定波动有多大。”
“NS方程光滑性是世纪难题,应用上还是要详细论证一下比较好。”
“我们做基础数学,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支持应用,不能只做理论啊!”
“王教授,你别小看这次会议,很重要的!”
听着周围一片人的声音,王浩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他已经明确的表示自己证明了NS方程的光滑性,为什么还要针对去论证呢?
他感觉自己都被快说服了,但仔细一想似乎又有些不对。
算了!
你们人多、就是你们对!
这次研讨会是在一个小型的会议室里。
因为只是一场研讨会,参加的人数也只有几十人,但每一个都可以说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顶尖学者。
其中光是科学院的院士就四个,还都是五十五到六十五岁,能够继续工作的年纪,每一个拿出来都可以说是泰山北斗地的人物。
其他最低也有个数学教授的头衔,大部分都来自各个顶级高校,有几个是来自科学院的数学所。
王浩见到了好多熟悉的面孔,只不过有些人只见过一次也叫不出名字。
探讨会正式开始。
因为只是数学学者们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的流程了,会议组织人张洪欣院士直接说明了情况,“我们是针对近一段时间,关于NS方程应用的担心进行相关的讨论。”
“我们需要用理论数学去支持应用,这次的研讨会不同以往,相关的资料会对外公开,主要工作是进行各个部分的计算。”
“一些应用的数据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总结,会分成十三个小组,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计算。”
接下来就是分组。
分组就是看个人意愿了,熟悉的人肯定愿意在一起,也有些人没有被分到组,就当做补充人员,也就是哪个组需要人手就去哪个组。
王浩没有被分到组,他也是自由人员,好几个组都看着王浩,希望王浩能加入进来。
他们都知道王浩的数学水平绝对是最顶尖的,尤其是在计算的方面,年轻的数学家总是比年老的数学家效率要高。
等分好了组以后,张洪欣开口问道,“有人有问题吗?”
大家互相看看。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举了下手。
张洪欣朝着王浩微笑点头,“王教授,你有什么问题?”
王浩认真道,“我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再说一下,在常规应用的取值范围下,NS方程精确解集是光滑的。”
张洪欣听着疑惑的点头。
他不太明白王浩是什么意思,他们当然也相信NS方程是光滑的,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明,就只能针对应用进行论证。
王浩继续道,“这不是单纯的看法,而是我已经进行了证明,还进行了投稿,应该马上要发表了。”
他说的很直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