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825


那个航天局的?
他拿起电话按下接听键,就听到对面刘荣兴说起有个研究遇到问题,想让王浩帮帮给看看。还说起可以走正规渠道,让梅森数实验室接手相关的研究。
“我会派人过去详细谈一下。”刘荣兴最后说道。
王浩的回复是,等谈过了再说。
随后,他放下电话看向张志强,用力抿了下嘴,道,“你说的没错,项目它自己跑过来了。”
“”
张志强面无表情,沉默了好半天,忽然转过头对着墙壁,很用力的说道,“我今天买彩票,肯定中不了五百万!”
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六章
NS方程的重大进展王浩
肯定是错误的===
刘荣兴是个实干主义者。
他在电话里和王浩把研究的事情说了一下,就直接派人过来了,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来人就已经到了西海大学。
来人有三个,一个是气动力模拟办公室主任胡育群,还有个是研究员赵晓峰,另一个是副研究员高明。
王浩、张志强一起在梅森数科学实验室招待了三人,他们互相客套一番,话题快速转到了项目研究上。
胡育群道,“王教授,我们是要做一套全新的气动力学特性模拟彷真系统。”
“就是飞行器的模拟系统?”王浩问道。
“可以这么理解,只不过我们主要为了登月做准备的。”胡育群道,“重型火箭,包括载人飞船,气动力模拟需求非常高,而现在的系统精度已经不够了,尤其是在火箭方面,这是最大的难题。”
王浩听的很感兴趣,就多问了几句。
胡育群也做了简单介绍,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
外界都是知道的。
航天局早就有了载人登月项目,大部分技术都已经攻克,但有一项技术,想突破还需要几年时间,就是重型火箭的问题。
国内的常征系列,有好几个型号的运载火箭。
但实际上,这项技术上还是落后于阿迈瑞肯和熊国的,因为国内暂时还研制不出重型运载火箭。
如果是要进行载人登月,就必须制造出能够搭载载人飞船、载重足够高、速度足够快的重型火箭。
这种火箭预计还需要几年才能够制造出来。
在火箭真正发射之前,需要进行很多的模拟测试,他们必须要把原有的气动力特性模拟彷真系统进行升级,才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更高精度的模拟。
这就是大问题。
他们原有的气动力特性模拟彷真系统已经很完善,再想要进行升级牵扯的就是里面的算法精度了。
而算法精度,并不是单纯程序逻辑问题,和底层的数学逻辑直接相关。
这个研究直白说,就是模拟火箭发射的情况,其中牵着最有难度的就是气动力问题的运算。
最底层还是偏微分方程的运算问题。
胡育群道,“我们最开始是找航天空气动力研究所,想把算法的部分让他们来做。”
“但是,他们也说底层运算上还是有难度,想有突破非常的困难。”
“如果只是在程序上进行升级,效果肯定不理想,直白说吧,我们需要更高的运算精度。”
“听沉城动力所那边说,您在那边做了一个讲座,和空气动力的运算直接相关,西海大学新建了计算机实验室,您就是直接负责人,所以刘司长就让来问问您”
“您看这个”
王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详细情况,“你们说的彷真模拟系统,一般外围的程序,我们肯定能做,但是核心算法,你还是要详细说说,我才能确定下来。”
听到王浩这么说,胡育群倒是放心了。
他最担心对方不了解就一口答应下来。
到时候,项目做不出来,经费耗掉还是小问题,时间可是拖不起的,他们的研究必须要跟上进度。
这次是赵晓峰和高明来说,他们对于气动力彷真模拟系统非常了解,还参与过核心算法的构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