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825


其他人羡慕的讨论起来。
国家的科技奖都是令人羡慕的,自然科学奖一般针对个人、针对单独的研究,就更是非常有重量。
自然科学一等奖就更了不起了。
那就代表科研的巅峰,最低也是世界顶级的成果。
王浩还是凭借数学研究拿到奖项,可以说就是被当做标杆式的人物,就像曾经的华罗庚、陈景润一样。
那个级别的奖项可不是一般研究能拿到的。
好多人猜测应该和王浩在数学会上的报告有关,他研究的数学方法能解决一类的数论问题,绝对是世界最顶级的成果。
如果只是单独的梅森素数、阿廷猜想研究,甚至角谷猜想的证明,大概率拿不到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么一想,王浩的数学成果确实很多,以个人的研究成果贡献,确实足以拿到顶级奖项。
虽然对王浩个人的数学成果十分赞叹,但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王浩来这里是做说明的,他来说一下交流重力实验的理论推导问题。
这是成果结算的一个步骤,也就是说明实验是怎么确定下来的。
一群人去了会议室。
王浩坐在左侧的位置就开始说了起来,“你们是想知道,理论推导的过程,对不对?”
其他人跟着点头。
吴晖道,“王教授,你就简单的说一说。”
“好。”
王浩继续道,“因为当时我们的资金有限,就只能进行一次实验,所以我就想着要好好的论证一下。”
“这个论证就是开个会,让所有人都参与,我们要根据现有的资料、一些超导机制理论去做分析。”
“有些资料当然是错误的,但有些资料可能是正确的,就像是理论物理的研究,我去推导再去证明,肯定要比胡乱进行实验,成功的概率大。”
“我们认为,交流重力现象的出现,和超导材料内部形成离子晶格自旋的排列有关。”
“当时有好多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这个我认为是最有可能的。”
这时,向乾生忽然问道,“王教授,你是怎么判断的?”
“感觉。”
“感觉?”
“没错。”王浩道,“因为我们只有一次实验机会,而且也不可能推导出准确的理论,我综合所有人的想法,以及一些资料上的解释,做出的这个判断。”
“当然,这个判断是有可能是错误的,但从实验效率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会选择最有可能的方式进行。”
这个说法完全没有问题。
任何实验成功都有个概率,人为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析设计实验把概率提高。
向乾生道,“王教授,我不是质疑你,但是你做这种判断是没有理由的。”
“而且我认为你们的实验,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也不符合正常的研究逻辑。”
“一般来说,我们也会讨论,但是,是根据实验结论做出的讨论,而不是去研究理论,理论是最后去分析的。”
“乌拉乌拉”
向乾生连续说了好多研究的方法、逻辑。
王浩耐主心思听了一下,后来实在忍不住,打断问道,“向教授,我听说你做过这个研究。”
“对。”向乾生回答的很纠结。
那是不愿提及的历史。
王浩问道,“你们没成功,对吧?”
“对。”
“所以,我的逻辑是正确的,我们成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