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825


这一趟高铁的目的地是首都。
王浩坐在位置上以后,依旧在不断想着问题。
NS方程解的光滑性,听起来似乎很难理解,实际上,以应用来解释就容易明白了。
NS方程是用几项简单的表达式来描述流体的运动,几乎所有流体相关问题的建模,从洋流运动到飞机飞行过程中遇到的湍流,再到心脏中的血液流动,都离不开这个方程。
因为应用上非常的广泛,物理学家们肯定希望这个方程是十分合理的工具,但数学家们更希望证明方程不会失效。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流体,不管预测多久以后的流动,NS方程都依旧是成立的。
这就是NS方程问题,目的就是证明NS方程始终有效。
NS方程解的光滑性,反应到数学里,就是在参数变动的情况下,方程的解也跟着连续变动,能形成一条连续的线,而不会中间出现断点。
连续,是很重要的。
如果某种情况下,方程的解出现断点,或是出现巨大幅度的跳转,自然就说明方程的解不具光滑性。
“那么在给定取值的范围内,就可以用数学分析的方法,证明其解集的光滑性。”
“取值范围是可以拓展的,但具体拓展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分析情况。”
“这个方法和近似解很相似”
王浩正认真思考着,邻座有个人忽然惊奇的喊道,“王浩教授?”
王浩下意识的转过头。
邻座的人立刻伸手过来,“还真是你啊,王浩教授,我刚才看着就像。没想到,能在车上见到你,真是太巧了。”
王浩和对方握了握手,疑惑问道,“你是?”
“刘荣兴。”对方做了个自我介绍,“在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工作。”
“刘教授?”
“这么称呼也可以。”刘荣兴笑着说道,他是航天局系统工程司的司长,一般的称呼是刘主任,但国内好多都称呼学者为教授。
刘荣兴确实感到很惊奇,他很想认识王浩,因为王浩是计算机算法领域的顶级专家。
两人寒暄一番也说了起来。
“我们系统工程司,就是研究算法、研究系统的,为航天事业提供软支持。”刘荣兴简单做了介绍。
王浩笑道,“这种软支持可太重要了,简直就是灵魂啊。”
刘荣兴笑着摇头,“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而且我们的研究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两人一路畅谈。
刘荣兴说起了碰到的问题。
系统工程师为航天工程提供软支持,也就牵扯到大量的系统完善、信号传输、算法等问题,牵扯到很多自动化的问题,而且对于算精度要求非常高,有些算法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刘荣兴也说道,“有些问题还是要找专家出马,要是有机会,以后可能还要和王浩您这样的顶级算法专家合作。”
“要是有用到我的地方就直说,能帮忙的肯定没问题。”
王浩笑道。
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科学部。
边侧一个办公室。
负责审核交流重力项目的专家,正谈着相关的问题,他们讨论着首都大学刚完成的复刻实验,又重新谈起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的项目。
向乾生说道,“那个项目真是走了狗屎运,两、三百万的经费,竟然能成功复刻实验,真是神奇了啊。”
其他人也跟着点点头,他们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向乾生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他带着超导实验室的人,进行了好多次实验都没有能够成功。
西海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只进行了两、三次时间就成功了,怎么想都觉得是运气好。
中间坐着的吴晖院士笑道,“也许不是运气呢?他们不是说了,提前进行了理论研究?”
“肯定是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