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825


比如,邱成文。
邱成文可以说是国内数学圈子里,最有名气的数学家之一,也在国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力。
邱成文接受采访时,就谈到了他来参加数学会的问题,“上一届和上上届的会议我都没有参加,因为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培养青年人才上。”
“但是这一次不同,我是为了王浩的研究来的。”
“当然不是说,那个方程的研究,而是他所研究的一种针对列式改变无穷化有穷的数学方法。”
“这种方法,我认为已经达到了菲尔兹级,他的报告被国际数学界关注,已经确定会在科学院数学所旗下的《数学学报》发表。”
“我之所以说已经达到了菲尔兹级,是因为这个数学方法,能够大大推进对于数论和代数几何的研究,可以给很多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这里,我敢说,下一届的菲尔兹,肯定会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这个中国人的名字,自然不用多说,肯定就是王浩了。
邱成文的肯定引起了舆论又一轮的热议。
国内从来没有过菲尔兹获奖者,菲尔兹奖一直到现在只颁发给过两个华人,一个就是邱成文,另一个是陶哲轩。
邱成文获奖时是阿迈瑞肯国籍。
陶哲轩则是澳国国籍。
他们都只能说是华人,而不是国人,从小受到的也是国外教育。
国内无比希望能够出现一个真正的菲尔兹获奖者。
现在得到了邱成文的肯定,还说起下一届菲尔兹,可能就会有王浩的名字,好多人就更加期待了。
当天舆论上到处都是王浩的报道。
王浩则是非常低调,他只是在酒店里休息,第二天早上正常去参加会议,因为并不需要做报告,他到各个厅去看了看,听一些和研究领域有关,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他连续听了一整天的报告,并没有做出什么点评,就只是认真的听着。
很多研究也能够让他感觉眼前一亮,觉得在自己的研究方面都会有一些想法。
这体现在灵感值增长上。
两个任务都增长了一点灵感值,增长的数值虽然不多,可带来的知识和想法,收获还是很多的。
不过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参加会议的人员明显少了很多。
科学院数学所团队,包括很多高校顶级的数学家、学者们,已经提前离开了。
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听王浩的报告,既然报告已经结束了,自然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王浩和栾海平的飞机也是在会议第三天的早上,他们不准备参加剩余的会议了。
当时间进入了第三天,剩下的就只是一些小报告,还有一些工作会议报告。
到了第四天,和其他大部分学者就没有关系了,数学会内部会召开扩大会议,理事会议,秘书会议,组织工作会议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内部进行人员,工作调整。
王浩和栾海平一起乘坐飞机返回了西海市。
等下了飞机以后,王浩回去放了行李物品,随后就去了综合楼办公室,忙碌的准备晚上课程的教案。
与此同时。
栾海平也去了理学院实验楼。
在路过教师办公室的时候,栾海平进去转了一圈,顿时几个教授看了过来。
周清源马上问道,“这次怎么样?我看新闻了,王浩拿了陈省身数学奖啊!”
“学校还没发公告,宣传办公室的杨主任刚才说,等你回来说一声,好像要说一下发公告的事情。”
栾海平点了点头,表示一会儿就去看看。
然后几个教授又说起了王浩,“这次数学会会议有很多人吧?栾院长,你没介绍几个顶尖的学者,给王浩认识一下?他还年轻啊,多认识一些数学圈子的人没坏处。”
“现在他都拿到陈省身数学奖了,数学圈子里也算是顶尖了,比我们这些人强太多了。”
“多认识一些数学圈子里厉害的人,对以后还是有帮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