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825


这是国内数学最重量级的奖项,但因为针对的是50岁以上的数学家,也有一些终身肯定的意思,好多获奖人已经是数学院士。
这次获奖的也有一个数学院士,另一名教授也已经是一级教授。
在简单的颁奖以后,两人分别做了获奖感言。
下一个就轮到了陈省身数学奖。
钟明初和王浩一起走到了台上。
他们不是第一次见面。
王浩见过钟明初,只不过钟明初已经很有名气,是东港大学数学系的主任,肯定记不住王浩这样一个小小的博士生。
现在在陈省身数学奖的领奖台上,钟明初再见到王浩,却根本不是认识、不认识的问题了,他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原来的一个小小博士生,甚至他听过一次名字就忘记了,却和他站在同一领奖台上。
他从博士毕业一直到现在,已经有25年,他用了25年时间,才能够站在这里接受陈省身数学颁奖。
对方呢?
一年半?至多也不超过两年。
钟明初的心里感慨万分。
有被邀请进行颁奖的教授,上台给两个人分别进行了颁奖,讲台上主要是证书和奖章,其他还包括10万人民币的奖金。
钟明初手里拿着证书,胸口上别着奖章,再看下台下也感觉有些激动。
这不能说是他人生最高-潮的时刻,但他清楚自己,再想获得更高的奖项也很难了。
因为,年纪。
当年龄越接近50岁,他发现自己无论是精力、头脑都有下滑,创新思维更是越来越缺乏,很难接受一些新的东西。
以后再想有什么数学理论的大成果,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机会也很渺茫了。
不过站在领奖的舞台上,钟明初还是感到有些激动,他还是沉下心来开口做获奖感言。
那是已经梳理过几遍的内容,“感谢数学会,感谢我的老师王明宣先生,感谢在座所有数学的同行们……”
“现在我感觉很激动,因为我很幸运的拿到了这个奖项。陈省身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以他命名的奖项都非常有意义。这个奖项让我感觉很沉重,给我带来了责任感……”
“在过去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做过一些被认可的数学研究,也自认为有一些经验,有人说,和其他学术研究相比,数学研究总体上是缺乏合作性的,但我认为数学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我参加过很多……”
“我曾经专注于BSD猜想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个猜想的难度,比想象中的高很多,我连续六年没有任何成果,后来在学校图书馆才获得了灵感……”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同时和其他学者交流,也能够带来……”
“现在中国数学呈现越来越好的趋势,我们一直都在追赶的路上,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钟明初带着激动的情绪,说完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接下来就轮到了王浩。
王浩是有些紧张的,他的感觉和钟明初完全不同,他获得陈省身数学奖并没怎么激动,甚至心里感觉非常的平淡,就只是过来领个奖而已。
因为他的研究早就超出了这个奖项的评选要求,就感觉像是国际奥赛冠军的水平,拿到了一个地区性的数学竞赛奖,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现在的紧张则是因为他没有特别准备获奖感言。
听了钟明初的感言以后,他发现对方说的还真是好,等话筒递过来以后,王浩思考着钟明初感言的‘逻辑’,也就直接开了口,“感谢数学会,感谢我的导师潘卫国以及周清源教授,还有所有的数学同行们……”
“现在我感觉很激动,因为我获得了这个奖项,它带给沉重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有了责任感和压力感……”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做过一些被认可的数学研究,也自认为有一些经验,我认为数学家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我参加过——”
王浩说着忽然停了下来,他仔细一想,自己似乎没有参加过专注于某方面学术讨论的会议,就干脆错开继续说道,“——所以我才来参加这次会议。”
“……”
“……”
台下好多人都听楞了,你觉得和学者交流很重要,所以第一次就是来参加数学会的会议?
数学会的会议也只是报告会议啊!
王浩硬着头皮,继续沿着‘逻辑思路’说着,“我曾经专注于角谷猜想的研究,后来发现这个猜想的难度比想象中的高,我连续两个星期都没有任何突破,后来给学生讲课时,才获得了灵感、找到了方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