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825


“想想,两千万,还多吗?”
陈建林继续沉默,过了好半天才点头道,“好吧。我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
“当然。”
马钧又吃了一口菜,随后拿起公包站了起来,“我会把账号发给你。”
他说完就走了。
看着马钧离开的背影,陈建林的眼睛眯了起来。
马钧站出来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他就是负责数据的人,他可以找很多理由解释数据问题,哪怕是说出了意外、实验数据丢失,甚至是直接做了假数据,通通都是可以的。
只要他能够坚持把责任都揽在身上,其他人就都可以置身事外。
陈建林相信以自己的名气、人脉,再加上学校的力挺,难关还是挺过去的。
他相信马钧也不会拒绝。
马钧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站出来的是最好的办法,若是合金实验室的情况都被爆出来,那可不只是数据造假,他们就只能在牢房里见面了。
如果只是牵扯到数据造假,就只牵扯到违法问题,最多就是解聘离职、名声扫地,而不会牵扯到刑事责任,再能够得到一大笔钱,他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陈建林也轻呼一口气,嘴角露出一抹不屑,“贪婪啊,人类的七宗罪之一。”他早就看透了马钧。
“但是,谁又能过的了金钱这一关呢?”
材料科学部的一个工作间。
二十几个人对着电脑忙碌不停,他们都在分析着合金实验室,超抗压合金项目的数据。
实验数据是非常复杂的,想一一做对比研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但是他们必须要这样做,他们需要确定合金实验室的数据有问题,确定有问题的数据占据多大比例,而只凭借少量的数据是无法确定的。
陈建林对于工作估计的没有错,只是他没有想到,审查从第一天就发现了合金实验室超抗压合金研究项目的数据问题。
因为,有王浩。
王浩只是稍稍看了数据,就知道基础数据肯定被修改过,那么整体数据就可能存在问题。
工作间的分析,需要好几个小时,甚至可能需要一整天,才能够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王浩和彭辉坐在了一边,审查的工作是材料科学部的事情,他们只是坐在这里看着就好。
当得知合金材料实验室项目有问题时,彭辉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我一直都知道,陈建林肯定没有认真做这个项目,否则也不可能出现你的那个问题。没有想到啊,连基础数据都能够修改”
他心里有很多的感慨。
陈建林是彭辉的老对手了,回想十几年前,他们连续争夺过好几个项目,每一次都是直接的对手。
彭辉嘴里对陈建林有些看不上,实际上,他心里觉得自己比不上陈建林,而且也很推崇陈建林,“那个时候,他真是非常优秀。”
“在很多项目上,我比不了,他做的报告、做的研究,非常专业,也不愧是名校出身啊!”
彭辉自己是普通院校毕业,后来参军辗转从事合金研发,属于半路出家的材料专家。
陈建林则是名校出身,八、九十年代名校博士,还有国外留学经历,想想都很是让人赞叹。
彭辉连续感叹了好久,随后问向王浩道,“你在陈建林那边工作过,你觉得这个事和谁有关?会是陈建林吗?还是其他人?”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道,“以我的了解,问题可能出在陈建林或马钧身上,也有可能两个人都有问题。”他特别说明了一下,“马钧是专门负责数据分析的研究员。”
彭辉疑惑的问道,“不是有个叫什么龙的吗?”
“周晓龙。”
王浩道,“上一次东港大学的公告上说了周晓龙,但是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觉得有问题,周晓龙这个人我是有点了解的,他不是那种心思深沉的人,而且不管是头脑啊,能力啊,都很一般。”
“现在是改基础数据,估计跟周晓龙也没有关系,他只是负责实验、负责数据上报。”
彭辉听着点了点头。
王浩说着也想起了记忆中东港大学的经历。
其实他在东港大学的回忆一直很不错,有熟悉的同学,值得尊敬的老师,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总计不到八年时间,大部分就是在学习研究中度过。
直到留校后去了合金实验室,还是陈建林把他挖过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