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825


王浩听着点点头。
接下来两人没有说起报告的问题。
邱成文问起了角谷猜想证明使用的数学方法,他和栾海平关心的内容一样,都说起了每年一次的数学会会议,还说起了陈省身数学奖。
邱成文道,“我对这个奖项不太了解,但肯定有人是要闹一下的。”
他说着叹息的摇头,“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总是有一些跳梁小丑,想拿个国内的奖项冲成就。”
邱成文了解的更详细一些,他说起了陈省身数学奖的重要性。
“数学评院士还是比较难的,首先,要拿几个奖项,没有奖项肯定不能服众,但是国际奖项,一般很难,国内容易很多。拿了这个奖,一般就有资格参加院士增选。”
“所以,这个奖争的很激烈,但最终一切还是要成果说话。”
邱成文道,“如果成果级别差不多,很相似,跳的欢就有点用,如果成果差距太大,就没用了。你也不用担心,就算今年评不上,后年也肯定是你的。”
“他们能拿出的理由,最多就是你的一些成果,时间太短,还没有纳入进去,到了下一届这个说法就不成立了。”
邱成文说话一点都不客气,也让王浩对陈省身数学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国内中青年学者最重要的奖项,当然会有很多人想要争夺,而它的意义也是很大,即便放在国际上只是个小奖,国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王浩也不是很在意,主要他感觉奖金实在太少了,获奖就只是个名头而已。
他还这么年轻,完全不着急、也不太可能去评选院士。
另外,相比国际上的奖项来说,国内的陈省身数学奖影响力很小。
菲尔兹、沃尔夫,都是很不错的奖项,邵逸夫数学奖也不错,后者的影响力很小,但重要的是奖金多。
一百二十万美元啊!
……
八点五十五。
王浩站在了报告厅的讲台上,讲台下方围了四十多个人,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说有些名气和影响力。
其中有好几个院士、国外院士,两个菲尔兹得主,一个沃尔夫得主,以及好多顶尖的数学、物理学者。
王浩朝着台下点了下头,带着微笑开口道,“那么,我就开始了。”
“我的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上午是讲解前面的数据分析部分,下午是后面的数学分析部分。”
“在数据分析部分中,我随机截取了谱仪探测实验的正-负超子衰变信号的三个部分数据做验证,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信你们用其他部分数据,做过验证了,对吧?”
他说着看向了张益方。
张益方点头站起来对其他人道,“我们根据王浩教授提供的程序,截取其他部分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谢谢。”
王浩对张益方表示了感谢,随后道,“那么我主要说一下分析方法。”
他开始讲解起来。
在最开始的数据分析中,他用了十几种分析方法,其中大部分都是常规的方法,就只是一带而过不用多讲。
有难点的还是两种方法,一种是对于衰变信号中,单独数据的归总;另一种是对于衰变信号数值的判定。
归总和判定,也就是整体分析和个体分析的区别。
前者还好一些。
整体的分析只是方法复杂一些不好理解,讲解以后大家都理解了,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后者就不同了。
王浩使用了自创的个体数据分析方法,然后进行数值转换,得出了个体对应的数据。
这个转换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转换,以及转换后会不会对原始数据的分析造成影响。
当讲完了方法以后,格斯纳-雷尼尔当即开口问道,“王浩博士,你的这个转换方法,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在进行转换以后,数值和原始数据区别很大,肯定会影响到最后的分析结果。”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进行这种转换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