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825


他们中也有数学家,但对于计算机算法并不精通,而精通计算机算法的又不精通数学。
不过他们还是用心记下来了,以他们的水平来说,只要回去研究一下,就应该能够明白过来。
张益方来找王浩并不单纯只是为了粒子特性分析的程序,他想让王浩在工作会议上,做一个相关的报告。
然后,他带着王浩参观了数据中心。
正负电子对撞机研究基地是有数据中心的,只不过一般只对于内部人士,以及相关研究合作方开放。
高校派出的团队想进入数据中心,必须要打申请才可以,也没有人特别去申请进去看,那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
张益芳一路也跟王浩讲解了他们的工作。
从一个专门从事谱仪探测的物理院士口中,就能够对正负电子对撞、普仪探测项目研究,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普仪探测研究最大的成果,就是研究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能够同时测量正-负科西超子的衰变,希望以此能够发现超子衰变的‘cp破坏’,简单理解,就是衰变镜像不对称,制造出正粒子的问题。
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cp破坏’,即便是检验了大量的正-负科西超子衰变,也依旧没有发现‘CP破坏’的直接证据。
“现在的问题是,只能一直做实验,不断的做检验。”
张益方说道,“我们的测量手段已经世界领先,但问题在于我们制造的超子数量并不多,阿迈瑞肯的费米实验室,有叫‘HyperCP’的实验,产出的超子比我们多上一千倍,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污染度低,但想要有发现,超子的数量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分析方法也很重要,我们不仅要精确的测量,也需要更精湛的分析手段,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王教授,如果你对于普仪探测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来,查看相关的实验数据,做一下相关的研究。”
“这种研究确实很需要非常优秀的数据分析专家……”
王浩有点明白张益方热情的原因了。
粒子特性分析程序确实能够提高实验分析最初的工作效率,但实际上,应用上还是有限的,而且也能够利用人工替代,重要性并没有想象的高。
张益方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对于正-负科西超子衰变的数据分析工作中。通过大量衰变数据,找到证明出现‘CP破坏’的有力证据,就是谱仪探测项目的工作目标。
王浩问道,“这个项目要怎么参与?不会是过来工作吧?”
“当然不用。”
张益方笑道,“只要成为项目的合作专家就可以了,有权利查看相关的数据,进入内网查看一些报告、资料,只要注意保密性就可以。想做分析就自己来做,好多成果都是这样出来的。”
王浩了然的点点头。
谱仪探测可不是一个小项目,相关学者发表的相关论文就超过一千篇,还有论文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论文不可能都是项目组发表的,项目有很多合作的学者,有资格去查看实验数据,就可以以针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研究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这些成果有的很小、有的很大,有的甚至就是个人根据数据的想象,但不管怎么说,也是针对数据分析的成果。
既然不会影响工作生活,只是多了一个权限,王浩自然就同意了。
他在提交了粒子特性分析任务后,还带着好奇的建立了一个新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分析正负科西超子的CP破坏(难度:S)。】
【灵感值:0。】
当看到研究项目的难度时,王浩就有些后悔了。
之前有关实验数据分析的研发任务,难度最高也没有超过A级。
即便是A级难度的数据分析,想做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S级的难度,尤其和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关性很小,想要完成研究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不过如果真的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超子的衰变不对称应该是一个顶级的粒子物理成果吧?”
“这倒是有点意思。”
王浩还是有些期待的。
他之前的成果,都是在计算机和数学上,即便是做材料相关的数据分析,也是数据挖掘的成果,而不是材料学的成果。
现在也同样是做数据分析,但因为是对于新现象的发现,肯定会归属在物理成果上。
……
各个团队实验分析工作全部结束,实验基地组织召开了工作会议。
会议上公布了各个分区数据分析报告的录用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