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825


“乌拉乌拉~~”
在第一节课开始之前,王浩先强调了十几分钟纪律问题,台下的学生们都听的头皮发麻。
有些人都有点想哭了。
正常来说,重修课要求肯定会低一些,老师也知道,重修的学生多数不怎么学,基本上意思意思过去就可以了。
现在好了。
王浩担任概率论重修的老师,他对于课程的要求一向严格,甚至比一些老教授还要严格,他们想过科的难度比正常还要高。
之前他们谈论王浩当老师都很兴奋,还有人说王浩当老师就肯定会好好学,但实际上,他们内心里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不管学生,然后轻易的放过……
王浩老师可是很有名气的,他真是能说到做到,对课程的要求上,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当然他们也没什么面子就对了。
好多学生都不由得回想起挂科的那个学期……
后悔啊!
当时怎么就没有好好学习呢?
……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浩就过着非常有规律的生活,他每天专注于总结研究出的数学方法,而每周三次的课程几乎没什么压力。
第三周,《初等数论》课程也开始了。
这门课程带着‘初等’两个字,面向对象是本科和研究生,难度自然不可能太高。
《初等数论》课程和‘质数分布概率’的研究直接相关,正常来讲,能够带来一定的灵感值。
可实际上,王浩发现《初等数论》课程,并没有给质数的研究带来多少灵感值,连续两周的课程加在一起只增加了一点灵感,还是第二周的课程才有的增加。
“难道是因为同一个研究,灵感是存在上限的?”
“质数分布概率研究,已经完成了两个成果,一个是阿廷常数的证明,另一个是新的数学方法,再想获得灵感,难度可能会提升?或者必须要找那些关联性非常强的内容?或者是因为还没有方向?”
王浩有些不确定。
从研究的灵感值增长情况来看,别说是每一堂课能有增长,一个星期加在一起增长都不超过3点。
这个数值太可怜了。
另外,他发现增长速度还有越来越慢的趋势,有时候连续好几天都看不到一点增长。
“看来研究已经达到上限了啊……”
王浩思考分析着,“这毕竟不是一个确定数学问题的研究,而是方法的研究,方向是笼统的、不确定的。”
“所以也是正常的。”
他叹了口气,决定不再纠结灵感问题,还是专心去总结研究出的数学方法。
这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王浩证明角谷猜想引发的舆论,也渐渐的平息下来。
但是数学界对王浩一直都非常关注,好多顶级数学家都期待起王浩所说的数学方法。
王浩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公开表示说,他完成了一种数学方法,能够解决角谷猜想、回文数猜想等,根据固定列式进行数字变换的数学问题。
这种数学方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数学界普遍的评价认为,这种数学方法的成果已经达到了菲尔兹级别,也就是最顶级的成果级别,其重要性远超角谷猜想的证明。
有些顶级数学家也开始研究王浩对于角谷猜想的证明,以及对回文数猜想的反证、6174问题等等,他们希望通过对几种证明内容的研究,能够了解这种全新的数学方法。
最终分析发现,几种证明之间确实是有关系,比如,转换的地方就有相似之处,但关联性也非常的模糊,并不是应用一个固定的数学方法解决的。
“这种数学方法可能是一种方法思路,而不是一种确定的方法、公式。”
“就像是王浩做出的有效与无关进位筛选算法,是一种算法的方法思路,而不是确定的计算逻辑。”
“这种方法思路的意义非常大,但是想要弄明白也很不容易。”
有些数学家已经知道答案,但他们还是非常的期待,因为一种全新的方法思路或许会比一个确定的方法更加重要。
那能提供更多新的想法,也能覆盖解决更多问题,而不只是被限制用在某种问题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