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825


只要仔细研究一下王浩的成果,就知道他说的应该是实话。
正因为如此,就让打击显得更严重。
同时,他们也清楚一件事,或许做出角谷猜想的证明,很难说能够拿到菲尔兹奖,因为角谷猜想更多的是名气,而不是在数学界,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那些有重大意义的猜想,比如费马猜想、黎曼猜想,都是有很多关键应用的,哪怕证明只有一点点小进展,都会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安德鲁-怀尔斯证明了费马猜想时,年龄已经超过获得菲尔兹的上限(四十岁),菲尔兹评选委员会,也愿意为他破格颁发一个菲尔兹银奖。
角谷猜想并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证明出来也很难说能对数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更多的是拥有很大的名气。
但是,如果像是王浩所说,他研究出一种新的数学方法,角谷猜想只是方法的一个运用。
这就不一样了。
毫无疑问,能证明角谷猜想、回文数猜想等一类问题的新数学方法,肯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凭借这项研究,足以够上菲尔兹级别了。
如果能因此获得菲尔兹奖,凭借的自然是对‘解析数论领域的重大成果贡献’。
“看来王浩获得菲尔兹不远了……”
“不仅仅是菲尔兹,也许从现在开始,他就要各种获奖了,就像是曾经的安德鲁-怀尔斯……”
“有了这个成果,都可以提前退休了,即便是几十年后,也依旧会被认为是国际最顶级的数学家。”
“王浩才二十多岁啊,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成果,难以想象啊……”
“必须承认,数学界的天才都是这样的,年纪大了,反而不可能有大成果。”
“……”
数学界关注的是成果本身,大众舆论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更关注证明角谷猜想的影响以及附带的‘娱乐’性。
在看到一大堆媒体发布的采访报道后,网友们都感觉是目瞪口呆,“三个月完成角谷猜想的证明,很长吗?”
“走后门就说走后门,还说什么为顶级成果开路……虽然事实确实是这样……”
“角谷猜想不算什么?王浩下一步不会是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了吧?”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看了王浩教授接受采访的视频以后,我就感觉自己就是个废物,活在世界上,就是浪费粮食,给国家和社会增添负担……”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啊……”
“我也是……”
“同上。”
“顶。”
……
第二天上午,王浩去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张志强和朱萍,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王浩停住脚步,奇怪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张志强抬起头说了一句,“王浩,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我也是。”
朱萍跟着说了一句。
王浩听着下意识要点头,马上反应过来,察觉到在这种语境下,这个动作似乎有些不友好,他思索着对张志强说道,“你不是升副教授了吗?再过几年就是教授了。”
“有道理!”
张志强思索着用力点头,“最少学校还是认可我的。”
“我呢?我呢?”朱萍用手指着自己,一副等待夸奖的样子。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才道,“朱姐,伱也马上读博了,以后也能升副教授,信息学女教授很少。”
“对啊。”
朱萍顿时恍然大悟,重新变得精神起来,甚至都开始期待了。
朱博士、朱博士,听起来就不一般。
这时候,罗大勇进了门,顺带帮朱萍做了个计算,“在职读博,最少需要三年。据说陈院长带学生要求很高,可能要四年、五年,读博以后,能升一级教职,再到评副教授,咱们学校速度算快了,平均也要熬上五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