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825


王浩思考了一番爽快的很快同意,能多带几个学生,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陈庆华看到王浩的表态,顿时非常高兴,他迫不及待的去了研究生院把消息说明,似乎是唯恐王浩会反悔。
实际上,他之所以想要王浩带计算机的研究生,一个目的扩大计算机学院的招生规模,能多两个研究生的名额也不错。
另外,研究生院、学校招生办,可都是准备把王浩当成西海大学的招牌导师来做宣传的。
当研究生院知的王浩决定带研究生以后,立刻就决定让他做招牌,因为王浩有名气,成果高,还非常的年轻,被认为是未来的菲尔兹得主。
现在他的名气还没有那么太大,和那些顶尖的教授无法相比,但任谁都能够看出他的潜力。
好多知道王浩的学生都会想报他的研究生。
想想……
如果读了王浩的研究生,以后王浩获得了什么荣誉、国际奖项,学生说出去都感觉很厉害。
毫无疑问,只要把消息放出去,肯定有许多学生会选择报王浩的研究生。
这就是好处。
西海大学每年的招生有些惨淡,好多导师根本就报不满,不少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
这主要是两个因素影响,第一就是地理位置,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东部沿海城市的大学,再其次也是中部城市,像是西京市就很受欢迎,西海大学相对就有些太偏僻了。
第二就是西海大学本身的实力不强,就只是一所普通的重点高校而已,和其他有名气的重点高校无法相比。
现在有了王浩作为招牌,肯定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报名西海大学,他们中即便是被刷下来的也可能很优秀,或许分数还会超过一些重点大学。
这些学生被刷下来怎么办?可能会接受校内调剂。
校内调剂是好多研究生的第一选择,那么学校可能会招收不少优秀的生源。
当然了,报名王浩的研究生结果没有考上的学生,接受西海大学内部的调剂,大概心情不会好。
但是,这就是规则。
其实就和高考也是一样的,报名了顶尖院校没有考上,自然要接受调剂。
如果是随机进行调剂,分配的、愿意接收的学校,可能还比不上西海大学。
不管怎么说,以王浩做招牌来做宣传,肯定都是有效果的。
……
王浩在计算机实验室一直待到了晚上7点多,他把剩下的计算也完成,才拿的结果走出了实验楼。
第二天上午,他就一直在整理内容,并根据所有的计算结果进行手动分析。
又是一天过去。
周五。
王浩终于完成了全部的工作,他在工序、温度控制以及加热速度三个方向的分析有了结果。
之后他就给彭辉打来电话,然后把分析过程和结果发了过去,还做了个简单的说明,“这不是最终结果,接下来,我还要继续研究一下。”
这一周时间,彭辉的心情非常的舒畅。
周一的时候就把项目成果提交了上去,他都能够想到查看结果的人都会非常惊讶。
事实上,完成了项目申请的时候,他就知道没有人看好金属实验室的研究。
这主要是因为经费限制。
科学基金拨款的项目中,类似的合金材料研究,好多都只能进行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要么找横向的投资,要么就是干脆把一半成果提交。
彭辉知道最关键的还是王浩提供的方法建议。
在任何研究中,灵感都是最重要的,而材料制造的研究,只是比别人少了一个步骤,制造出的成品性能就会有巨大的差异。
而简单的一个步骤,也许能卡上十年、二十年无法突破。
当知道了改善方法以后,确实是很简单的,不知道就能一直卡着。
每当想到完成了超抗压材料的研究,彭辉都感觉心情非常舒畅,他和陈建林老对手了,因为研发的领域重合度高,也都是高校实验室的负责人,过去十几时间,他们在什么项目都要拼一拼。
当然了,绝大部分时候,他们无法做同样的项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