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825


剩下的工作就是润色一下,修改论文的格式,再找个学术期刊进行投稿。
他也研究起了投稿问题。
西海大学理学院有合作的学术杂志,通过校内的编辑审核后,就能够直接发表出来。
但是,合作的学术杂志评级非常低,只是勉强达到‘被认可’级别,学术领域不具备影响力。
而国内有影响力的杂志,都需要缴纳不低的费用才能够发表。
王浩决定投稿给一家国外杂志--《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
《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是专业的数学计算机学术期刊,专注于发表数据构架、算法以及信息通讯领域的研究内容。
在计算机数学、算法领域,《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的影响力排名世界前十。
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发表论文,不止不收费还会给过稿作者提供稿费。
虽然只有象征性的每篇一百欧元,但是有稿费总要比没有好。
“一篇一百欧,三篇就是三百欧!”
“三百欧,三千块。”
“如果每个星期发表三篇论文,一个月就能多赚一万二,比工资还高……这也是赚外块的好办法啊!”
===第八章
不会真猜中了吧===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王浩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论文的完善上。
首先把论文内容整理好,一点点的翻译成英文版。
然后,研究一下投稿杂志的要求。
慢慢的改、慢慢的完善,花了两天、十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三篇论文完成。
“大功告成!”
把论文发到了杂志的投稿邮箱,再附带一篇简单的讲解和审稿建议。
随后,浑身上下放松下来。
是彻底的放松。
自穿越以来到现在,王浩都一直在忙碌着,准备教案、撰写课题报告,后来就一直在总结知识、撰写论文。
等等。
一直不断的忙碌,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不确定自己能否能留下来。
骤然间,成为了一名数学博士,身上背负着被污蔑的科研污点,又获得了‘X教授系统’,留在大学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傅里叶变换’相关的成果,投稿到了顶级杂志期刊,还不确定是否能过稿,他也百分百确定,自己能够留下来。
因为,成果有了。
《计算机数学与信息工程》不给过稿,也可以投稿到其他杂志,只要是真正有成果,论文发表只有早晚的区别。
‘傅里叶变换’相关的算法成果,不能算是世界顶级,但信息技术对算法要求很高,算法相关的成果会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还会拥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这种级别的成果,差不多可以支持他留下来。
哪怕出于其他方面考虑,西海大学不给续签合约,也肯定会有其他大学感兴趣,希望能够签下他。
……
周五。
下午和晚上有两节习题课,上午的时间则是空闲的。
王浩决定短暂的休息一下,他坐在办公室里,悠闲的喝着咖啡,看着打开的新闻网页,也和其他人聊上几句。
几天时间,也认识了办公室里的人。
最熟悉的当然是朱萍,信息学硕士毕业,几年前留校当了讲师,负责信息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
张志强,信息学博士,带信息学院本科专业课,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工作两年半,据说马上能被聘为副教授。
颜静,应用物理博士,也是理学院刚签下的新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