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5


类似的事情放在正常人社交上不常见,但放在学术圈就实在太常见了,多数学者并不擅长客套、虚情假意,或者说,他们不屑于用假笑去讨好别人,多数场合也根本不会那样做。
很快。
报告会正式开始。
沙勉之、王明坤以及徐杰,还是一起过来坐在了王浩的旁边,但比起昨天的时候,明显是有些紧张,因为他们马上就要上台做报告。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手里都拿着一叠稿件,就一直在低头看着,好像是学生临考前的备战一样。
终于,还是来了。
早上排在前面的报告,多数都是小研究,讲也讲不了多长时间,沙勉之的研究是被作为压轴排序的,好多人从小研究‘进入状态’后,也就轮到了他们出场。
沙勉之和王明坤一起走上了台。
两人的组合以沙勉之为主,王明坤则是站在旁边打个‘辅助’,他们都稍稍有些紧张,但因为研究是有实质内容的,随着讲解还是很快进入了状态。
IO,不可区分混淆,是密码学中黑科技一般的存在,它不仅可以隐藏数据集合,还可以隐藏计算机程序的内部工作机制,并创造出强大的加密工具。
但正式因为这种力量,让人怀疑IO是否真的存在。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研究,就是针对IO进行安全构建的,他们展示了如何仅使用标准安全假设,来构建出独特的IO,并从理论角度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构建多个加密工具的方式。
这种级别的研究,也难怪会被放在‘压轴’出场。
沙勉之的讲解进行了四十五分钟左右,随后的十几分钟,则留给王明坤做答疑,当两人一起下场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代表了参会学者们对于研究的认可。
有个评审都站出来点评了一句,“这确实是非常优秀的理论工作,促进了计算机领域理论机制的完善。”
沙勉之、王明坤一起,好几个评审、嘉宾握手,得到了好几句称赞,坐回来的时候都红光满面,都非常的激动和兴奋,因为他们的研究受到了肯定,可以说是力压其他所有的报告,甚至连昨天牛津大学教授的研究报告,相比都要差了一点。
这确实值得激动。
如果扩大范围来说,国际专业性的顶级学术会议,华人面孔是很少见的,这次的STACS会议也一样,参会的学者几百人,只能找到不到二十个华人面孔,其中还有一半儿是国外籍学者。
国内学者在顶尖学术会议上人数稀少,想要在偏理论计算机会议上‘拔得头筹’,绝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王浩也对沙勉之竖起大拇指,赞扬道,“沙老师,你们的研究,难度很高,很有意义,很了不起。”
“谢谢!谢谢!”
沙勉之和王明坤的兴奋劲,一直持续到了中午时间,用餐的时候,他们似乎才变得好一些。
沙勉之也不忘提醒一下王浩,“王浩啊,你可要有心里准备。昨天你上台指出错误,表现很亮眼,下午估计会有不少人去听你的报告。”
备受瞩目,也会带来压力。
如果只是一个小成果,排在不受重视的时间点也是好事。
昨天王浩的表现太亮眼,吸引了很多人的主意,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听报告,结果却是个小小的成果,就好像是登上了万众瞩目的大舞台,就只是表演个都小孩儿的魔术,肯定就会有些尴尬、有些下不来台了。
王浩笑道,“沙老师,你不记得了?我可是说了,会和你竞争最佳论文的。”
沙勉之顿时惊讶的张开了嘴,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那不是在开玩笑?”
……
午餐后回酒店休息了一下,随后就直接去了会场,来到第二报告厅后,王浩去后台找到工作人员,说了一下讲台的电子投屏。
等再回到会场的时候,里面已经人满为患了。
第二报告厅相对要小上一点,就只能装下两百多人,明明比昨天上午人数少一点,可挤在第二报告厅里就显得人很多。
前面坐了一排的评委和特邀专家。
沙勉之、王明坤、徐杰以及阮海龙,则是一起坐在了第二排的边缘,他们没有能占到中间位置,而第二排最中间有个熟悉的面孔。
是西弥斯-戈尔利克斯。
当王浩朝着中间看过去的时候,戈尔利克斯还主动对他笑了一下,王浩则象征性的点了下头。
然后,他开口了。
“我来这里以后,就一直都人问我,我的大数相乘算法研究,是改善还是创新?”
“改善,就是个小成果;创新,也许是个大成果,也许是错误的,因为大数相乘算法,很多年都没有创新了。”
“现在我站在这里,可以回答:‘是改善,也是创新’,什么意思呢?这还是要从离散傅里叶变换说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