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9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1/2996


李岩华说道:“可以了,我这两天刚打听的,前年就是80年领导人明确的说了,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国家搞了一个住房制度改革。”
王忆若有所思的说道:“是吗?那咱可以去城里自由买房了?”
既然房子能自由买卖,以后可以去北上广深屯房!
李岩华说道:“也不是自由的买房,领导人提出的政策叫那个,嗯,‘出售公房,调整租金,提倡建议个人建房买房’,要在城里买房的话得有人愿意出售公房。”
“现在买房卖房是这样子,你有亲戚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要卖单位发的房子,因为你是熟人介绍的,反正你是信得过的,然后才会跟你进行买卖,签合同、写保证书。”
“现在城里房子都是集体单位分的,要买卖还得单位那边签字盖章,很麻烦的。”
王忆问道:“那县里的房子多少钱?”
李岩华反问道:“王老师你要买吗?我打听过了,买卖房子不能动户口的,买了城里的房子也没有城里户口,一样吃不上商品粮。”
“所以从前年开始虽然国家说可以进行房子买卖了,但都是城里人互相买卖,咱乡下人没法去买房。”
王忆说道:“我就是问问,我看你大哥对城里房子有点追求。”
李岩松激动的说:“去城里住多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影院、少年宫、公园、医院,想想多馋人?”
李岩华说道:“去城里住是好,但没有户口不好办啊。”
他叹了口气,“房子咱兄弟倒是买的起了,户口难办。”
王忆问道:“那县城里房子到底多少钱?”
李岩华说道:“我大舅在县里食品厂上班,他们老主任新分了一套房子想卖了老房子,那房子要五千八百元。”
“这么便宜?”王忆下意识的脱口而出一句话。
李岩华说道:“这还便宜?他那房子实际上就一个间,是他自己用木板隔成了两个间,一共也就十几个平米的面积,这可不便宜了。”
李岩松说道:“就是,咱老百姓一年到头汗滴在地里摔八瓣,也就能攒下百十块,这买他那小房子要攒五十年!”
王忆琢磨一下,这样确实不便宜,一平米还要三四百块呢。
但他记得北上广房价也就这样,怎么海福县这样的外海小破县城还要这么高的价钱?
李岩华和李岩松后面的话给了他答案。
李岩华说:“五千八太贵了,谈一谈,要是能谈到五千多一点,那咱可以买一套。”
李岩松说道:“对,这次金饼子卖了,咱哥俩指定是万元户了,可以想办法去县城买它一套房子。”
“到时候没户口也不要紧,现在政策松了,去城里怎么着也能活下去,咱搬城里去当城里人!”
李岩华问他道:“那大舅老主任这一套,咱俩去看看?”
李岩松痛快的说:“去看看,妈的,咱不去买就让别人买去了。城里人有钱,这知识青年回城里,好些青年回去了,他们都需要房子,我估摸着越往后房子越不好买。”
王忆点点头。
知识青年回到城里确实需要房子,而且中国人一直有房地产心结,有钱买地买房才被认为是正事。
吃吃喝喝做买卖会被视为歪门邪道,甚至连搞养殖都不是正道,因为老话说得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兄弟两个攀谈起来,开始美滋滋的盘算卖金饼子赚钱到手怎么花。
这样王忆让他们等着,他得先去上课了。
上课期间他随意找了个空回了一趟听涛居,从听涛居去22年把墩子送到公务员小区的东西拿走放入了丙-110号仓库。
这次去市里要办的事挺多,他得一口气准备妥当。
等他出来后看到李家兄弟在打扫卫生。
两兄弟倒是勤快人,拎着扫帚去帮忙把校园给扫了一遍——学校只有这么一个活。
实际上校园每天都会打扫,不过打扫卫生这种事,什么时候都可以再干一遍。
扫完了校园他们又去码头帮忙修船。
这是半劳力、弱劳力的活,有强劳力上手帮忙自然进展大快。
两兄弟刷了一波好感度,这样王忆中午头好歹得管人家一顿饭。
今天天气热,兄弟两个忙活半个上午汗流浃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