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2996


招待寻常亲戚吃一碗海鲜面还行,要是有贵客临门那再把海鲜面端上来就会让人感觉不体面。
主要是显得不热情,海鲜面做起来最简单,家里擀个面条放水里煮一煮,出来的时候家里有什么海货放上点什么就成型了。
不过今天秀芳做的海鲜面可是热情之作,她用了挂面——对外岛人家来说挂面比手擀面还要珍贵。
除了面之外其他的自然是海货,梭子蟹、对虾、皮皮虾、响螺肉、文蛤肉、扇贝肉、海蛎子肉等等,海货比面多!
叶长安也没有很在意虎头海雕,看了个稀奇之后他又看向这一锅面条笑道: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海鲜面,只有在咱自己人家里才吃的到,在城里的个体户饭馆、国营饭店都吃不到。”
秀芳给他舀了一碗,他看了看又笑:“太丰盛了。”
王向红说道:“丰盛啥呀?你要是喜欢你留下吃,海货一年不重样的吃!”
叶长安说道:“行,等我退休了我就来住,天天吃海鲜面——今晚的酒呢?”
秋渭水不高兴的皱皱眉头。
王忆默默的给两个老爷子一人上了一杯酒,说:“就喝这些,多了没有啊。”
叶长安笑道:“好好,喝点热闹热闹就行。”
喝了口开饭酒,他端起碗喝了口汤,赞叹道:“别处吃面重点是面,唯独咱翁洲的海鲜面重点是汤,这面汤鲜啊,得是多少海货熬出来的汤?这一口美!”
喝了汤他又吃了口面,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一吃这海鲜面我就想起头一次来海福县的经历,那时候我身子虚又晕船,一路舟车劳顿从北方过来,上了县城主岛以后又饿又疲惫,当时差点瘫在地上。”
秋渭水笑道:“我还记得那天呢,那天很冷,然后朱叔叔看你晕船又晕车,直接在码头上喊了一辆驴车把咱拉去了他家里。”
叶长安点点头:“去了以后你婶子就给咱下海鲜面吃,说上船饺子下船面,给咱俩一人一大碗海鲜面。”
“对,一大碗的海鲜面,就跟今天一样,满满的海货浇头,当时还没吃过这么些海鲜,看见以后惊呆了。”叶长安说道,“我当时还说,怎么能这么奢侈?这话把人两口子逗笑了,说码头上海货太多了,这都是不值钱的东西。”
“当时我喝了一口面汤,又鲜又暖和,一下子舒坦了,浑身上下舒坦,也不头晕也不恶心了。”
王向红说道:“那你快尝尝咱生产队的海鲜面,是不是老味道、老感觉?”
叶长安笑道:“就是老味道、老感觉!”
“往事如歌啊,一首老歌,往事如酒,一杯老酒,来,咱老头子为了过往喝一口!”
酒杯相撞,声音清脆。
王向红招呼道:“来,尝尝王老师的手艺,王老师手艺很好的,一个人把我们社队企业的摊子给支棱了起来。”
叶长安吃了口红酒炖贻贝后吃惊的点点头:“嗯嗯,这厨艺真是不一般,好,好吃!这贻贝味道有点变了,说不上来,这做的相当好!”
王忆立马把小盆子往他跟前推了推说:“爷爷你爱吃多吃点,以后我做了给你送过去——不行,路上就凉了,海鲜凉了味道不太好,还是你多多来我们生产队吧,我多多给你做好菜。”
===203.第四位民办教师(求一下票哈谢谢)===
按照秋渭水的说法,她们爷俩要在岛上待一天,下午搭张有信的顺风船回去。
于是王向红给他们安排了房间,他家屋子多,爷俩一人一个房间。
这样吃过饭后王忆和秋渭水收拾餐桌,王向红领着叶长安先去看电影。
与民同乐。
收拾碗筷旳时候秋渭水说:“我爷爷今天是来找支书打听你情况的。”
王忆说道:“这个我看出来了,他肯定得打探一下我的底细呀,我们支书为人刚正不阿,是个值得信赖的老党员,他自然会来找我们支书打听。”
“怎么样,他打听到的消息乐不乐观?我是不是一个值得他孙女托付终身的人?”
秋渭水听到这话拿拳头捶他后背:“你少得了便宜又卖乖,支书对你什么样你比我清楚,你在支书、在社员们心里什么印象还用说吗?”
“你看看我爷爷晚上吃饭的态度,怕是支书在他面前下军令状来给你担保啦!”
王忆嘿嘿笑。
这都是不出所料的事。
他对今天的一切挺满意的。
老爷子来考核他的为人这点他有信心,只要是在天涯岛上打听他,那从会说话的小孩到快不能说话的老人对他都是只有一个评价:
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