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2996


农村的大夫往往是子承父业,就像金伟业的大哥那样,跟着父亲行医,等父亲故去就是他做医生了。
另一个就是有文化的人自学医术来给人民服务,几十万赤脚医生接受过简单培训后便背着医疗箱在田头地里给人看病。
所以王忆作为大学生自学医学在叶长安看来是有奉献精神的一种表现。
王忆领着他去看了看听涛居里的诸多医书,说:“我现在是忙里偷闲进行学习,先学基本药理,然后中西医我都学,这本《赤脚医生手册》是我的一个学习大纲。”
叶长安看到诸多医书大为欣慰,连连点头:“好,好呀,中西医一起学是好事,主席同志当年给医疗卫生工作者定下过三大工作方针,你知道是什么哪三大吗?”
王忆求助的看向秋渭水。
秋渭水害羞的低下头。
叶长安笑道:“你这个大学生呀,不能光学技术,也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三大工作方针很重要,你得记下来,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
“其中这个中西医结合方针怎么解读呢?主席给出了指点——要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王忆说道:“我一定奋斗!为了全世界解放事业而奋斗!”
他没想到叶长安还研究医学。
研究医学不要紧,偏偏叶长安是老派作风,关于医学工作的研究是以主席同志的指示为核心。
更偏偏他没有研究过主席指示。
为了避免聊出岔子,他赶紧冒着滚热的太阳领两人在岛上转了起来。
一圈转完岛上的社员们也醒过来了,过了一会大队委的下午上工广播响了起来:
“为满足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需求,浦北的张黄公社成立了农房建设承包公司,给建房农民设计、施工并提供建材,受到广大社员的欢迎。”
“现在已经建成6套农房,社员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承包公司承建的农房省工省料,价钱便宜,质量可靠,美观实用……”
听到广播声响起,王忆就知道王向红已经上班了,于是他领着两人去了大队委。
王向红果然在办公室里,他正叼着烟袋杆仔细的听广播。
看见王忆进来他点点头:“王老师你来的正好,广播里在说建房的事,咱队里也要给你——呀,叶领导!”
叶长安和秋渭水走进来,王向红吃惊的站起身,嘴里的烟袋杆都掉了。
王忆说道:“领导中午头过来的,在四组的黄小花家里吃了个饭。”
“是要做计生工作调研?”王向红尴尬的问。
现在社会上之所以说天涯岛是大落后,并非是说他们经济落后,而是说他们在计生工作上很落后。
像黄小花家里五个孩子这种情况在外队已经绝无仅有了,像大胆家里三个孩子的也很少见了。
叶长安笑着跟他握手,说道:“王支书,几个月没见了,今天咱又见面了。我今天是来调研的,不过不是给政府调研。”
他对王忆和秋渭水甩了甩头,示意两人出去:“我跟王支书聊几句工作上的事,你们年轻人出去忙你们的——特别是王老师,我看学生来上课,你赶紧去忙吧。”
王忆领着秋渭水外出。
他低声问:“爷爷今天是不是来生产队打听我这个人怎么样的?”
秋渭水也低声说:“不管你怎么样,我都、那啥。”
“哪啥?”王忆疑惑的问。
秋渭水有些羞赧的挥推了他一把:“你不是个好东西!”
姑娘很少撒娇。
她这一撒娇王忆真是骨头软了肉硬了。
这一刻他相信了西方哲学家夏基尔硕的一句名言,世上最强大的武器有两样,一是勇士手里的剑,二是淑女口中的撒娇。
来上劳动课的学生看见秋渭水后高兴不已,围着她欢呼雀跃:“小秋阿姨你来了。”
“小秋阿姨儿童节怎么不来呀?我们吃好吃的了,你来就能一起吃了。”
“我还有爆米花,小秋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猪蹄从书包里仔细的掏出个塑料袋。
秋渭水一手拿了几颗一手摸他的头,笑道:“今天下午你不要上劳动课了,王老师说过你一直没有上学,课程落下比较多,小秋老师下去给你补课。”
猪蹄高兴点头:“好,我去借书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