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2996


他拿起笔记本,里面有王东喜给他制作的剪报,然后读了起来:
“先通报一条跟咱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这是咱们江南省委的第一书记阐述的本省海洋渔业发展的五个问题。”
“五个问题里第一个问题是老生常谈,咱江南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海洋渔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个问题是有政策明确发展海洋渔业的发展方针了,要‘打出去’,要多多开辟外海渔场,放开手脚大搞浅海滩涂养殖,积极的发展水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
“第三个问题呢,说的是咱外岛,嗯,都好好听听,说的是咱外岛有海、有山不该生活贫困,应该大兴山海之利,发展多种经营。”
“我认为咱们队里现在搞的这个社队企业就是‘多种经营’的一种,咱们是在响应省里的号召,嗯,是好事!”
“第四是要因地制宜、实行多种形式的渔业生产责任制——草,文书你怎么回事?你就是忘不了分家分船啊!”
正在做会议笔记的王东喜很无辜:“没有啊,支书,没有,我早就不想着分家了,这就是把省里重要的新闻报告都给你留下来了。”
王向红翻过一页说道:“行了,说点中央的政策吧。”
他洋洋洒洒说了半个小时。
党员和社员代表们拼命喝茶,全靠醇香的茶水来振奋精神,要不然真得睡着了。
终于,老调重弹结束了。
王向红合起笔记本说道:“咱们接下来要谈谈生产队最近的进步和不足。”
“首先吧,在改革开放、全民解放经济发展束缚的伟大行动中,咱们生产队联系了外岛环境和经济特色的深刻变化,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办起了社队企业。”
“根据我的打听,现在咱们公社的各生产队还都没有社队企业,咱们是第一家,咱们头一个吃了螃蟹。”
“现在外界都传我王向红是个老顽固、大落后,是个不接受新鲜事物的古板老头。”
“在这里我要表示一下,这是污蔑,是对一名老党员的诽谤,为了反击这种言论,我要向同
23qb.
志们表态,咱生产队办社队企业这条路我走定了!”
王忆陡然鼓掌:“好,我也表态,我要跟着支书一起走集体办社队企业这套路。”
其他人赶紧跟着鼓掌。
老新两代领导人都表态了,他们跟着就行。
王向红低头抿了口茶水,递给王忆一个赞赏的微笑。
他抬起手压了压手掌说道:“在咱公社,开门办社队企业是一桩新鲜事,很多生产队不敢办。”
“但同志们不要怕,我已经调查研究过了,开门办社队企业是无产阶级经济发展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无产阶级经济市场涌现出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已经有实践证明,开门办社队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规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王向红今天开会的发言特别有力气、说话特别多,可能是茶叶水给他补充了水分,他也不嫌嘴巴干燥,跟嘴里含着机枪一样嘟嘟嘟、嘟嘟嘟。
王忆大开眼界。
他开眼界的不是王向红能说,而是他说话的模式——简直就是电视上六七十年代公社领导开会的重现。
上一次他已经有所感受了,但这一次感受格外强烈,因为王向红说的话格外多。
一场会开下来他没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
会上表彰了民兵队协助王忆抓捕了刘大彪这一穷凶恶极的歹徒,坚定了开办社队企业的决心,制定了配合电业局、电力所设置沥青池的方针,然后没了。
就这么三件事。
他们开会开了一个多小时。
王忆当时真想给王向红介绍个活。
你不该在82年当支书你应该去22年当作者、写小说,你可真能灌水啊!
会议结束,王忆让大迷糊来收茶碗。
王东喜说道:“不用不用,王老师你让大迷糊去玩吧,我收拾茶碗,我收拾好了给你送过去。”
王忆说道:“文书你还忙……”
“今天不忙,你们去忙吧。”王东喜殷勤的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