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2996


也就是王忆熟悉的手摇发电机。
他以前不了解,电影放映队这工作不是很轻松。
一般放映队是两个人,顶多三个人,然后他们每次下乡都要带上放映机、扩音机、扬声器、变压器、幻灯机、电源线、影片、发电机、配电箱等工具,合计起来四五百斤。
因为下乡放电影肯定是夜里,而放完电影往往是午夜,他们没法当晚返程,所以还得带上被褥和餐具以住在老乡安排的住处。
有些岛屿是没有码头的,像这次的多宝岛就没有码头,于是他们还得把船停靠在海边礁石处,把工具小心翼翼搬到礁石上再往电影放映地转移。
所以电影放映队不太愿意来外岛,他们更乐意在县城主岛给岛上的公社和生产队放电影,那样可以乘坐汽车、起码也有畜力车。
以前翁洲市条件差,机动船少见,电影放映队来下乡还得自己摇橹——这想想就让人绝望。
电影放映队不愿意来外岛的生产队,条件上也不允许他们来,很简单,海上风浪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碰上大风大浪了。
放映机都是娇贵的机器,一个不小心溅上点浪花就会伤害到机器甚至毁坏机器,以前放映队的变压器几乎都是在给外岛生产队放电影途中损毁的。
还有一个放映队来放电影可不是免费的,他们要收钱呢,六十年代价格可以自己调整,五块到二十块不等。
现在82年放映费贵了,要五十块,外岛各生产队也不太舍得出这钱。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理解天涯岛的社员们得知多宝岛要放电影为什么会这么着急的想去看了。
今年四个多月了,他们还一部电影没看过呢。
没有这机会!
跟他们一样的还有外岛其他的生产队,多宝岛本来就是大岛屿,人多家口大,这样加上其他生产队来看电影的人,今天对场地的要求肯定很高,需要一个大场地才能放的了电影。
大胆给王忆介绍,多宝岛生活人口多、发展历史久,这岛上住户时间能追溯到明朝时期,最早是李家人在这里住,叫李家庄。
到了本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搞总路线、人民公社等三面红旗,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于是李家庄这个大村便被取缔了,分成了三个生产队。
这两年社会形式又有了变化,人民公社改成包产包干,有些生产队变回了村,但多宝岛上的李家庄没有变回来。
二十多年的分家分产让三个生产队之间有了隔阂,正好三个生产队是三个姓,这样等到大包干了他们生产队最积极,公社上牵头给兄弟分家,成立了三个新村子,分别是李家庄、丁家村、大王家。
王忆问:“这里的大王家跟咱生产队有没有什么关系?”
大胆说:“老辈上有点关系吧,好些咱祖宗跟他们大王家的祖宗是兄弟们,但后面因为什么事闹僵了,咱们生产队和他们大王家走的不怎么近。”
多宝岛也有山,不过山岭面积不大,岛上有农田、有泉眼能打水井,相对来说能养活的人口多。
唯一不好的是岛屿四周水位低,不适合建码头,再加上三个姓都不愿意费心费力费钱的养码头,于是他们便打磨了礁石滩,一个村子一处平缓礁石滩用来停船。
天涯岛的船便停靠在了李家庄的礁石滩上,这里已经停满了船,能看出来看电影的人不少。
下船之前王忆招呼了一声,让大家伙来他这里领小零食。
他准备了五香瓜子、五香花生和酒鬼花生,用的是大袋子装的,一人半张报纸叠个小漏斗用来装花生、装瓜子。
另外门市部供应了香烟,红满天香烟和红梅香烟,都没有过滤嘴,其中红满天香烟一盒只要两毛钱。
这香烟的味道很浓,抽起来跟抽稻草似的,王忆很讨厌这烟,便带了几盒出来分给队里人。
队里的汉子平日里都是自己卷旱烟或者抽烟袋锅,能有这种烟卷抽已经是好日子了,哪管有没有过滤嘴?领到香烟的一个劲咧嘴笑,还舍不得抽,都夹在耳朵上。
现在夕阳犹在,肯定还没有开始放映电影,众人来的早了,不过也是故意来早的,他们要占地方。
多宝岛上放电影的是李家庄晒场,这是一大片平整空地,以前用来集体晒虾米、晒鱼鲞、晒海带之类,今天用来放电影。
晒场上已经放满了杌子、马扎、小板凳,好些人不吃饭先来占地方。
天涯岛的到来后尽量找了个靠前的地方也占下了,然后大胆说:“红梅主任你领着人先看着咱的座位,我领着王老师去李家庄转转,王老师不是稀罕老物件吗?李家庄老物件可不少呢。”
===138.红珊瑚雕(周末快乐)===
一听有老物件,王忆顿时心头大喜。
看来此次看电影之旅有意外之喜。
大胆带他进李家庄,很寻常的渔家村子,规模要比天涯岛的生产队更大,井然有序分散着二三百栋海草房,期间也夹杂着红砖青瓦房。
从村容来看,李家庄比王家生产队强不少,人家村里起了好几座新房子,而且都是红砖青瓦房,不怕风吹不怕雨打,大门大窗户,住着亮堂又舒服。
多宝岛占地面积大,村庄更容易规划,这里的街道更整齐,而且都是海岛上的石头路面,四平八稳、四通八达。
这会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好些烟囱冒着白烟,街头巷尾的饭菜香味很清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