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2996


沪都在找的那位气功大师——大约可能十有八九我估计肯定就是自己了!
===132.鸡蛋换平价粮(5.5K)===
又有一船平价粮送到,灯下聊天的社员兴奋万分。
但他们记得王忆嘱托,对粮食没有多说。
其他生产队的人羡慕嫉妒恨,便纷纷去发问:“这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
“就是,装了一船呀,把城里的粮管所搬空啦?”
王东阳卷了支烟炮仗塞嘴里,语气淡然:“这才哪跟哪?城里粮站有的是粮食,你们只要有粮票和钱随便去买,现在粮食又不限量供应。”
“我们队里这才买了多少粮食?家家户户一分,一家分不到一袋子呢。”
“家里断粮了,哎呀,队里终于把粮食买回来了,要不然过两天娃娃要饿肚子呢。”
听着这话外队的社员一个劲撇嘴。
你家娃娃要饿肚子?糊弄洋鬼子呢,你看看灯下面你们队里娃娃闹腾成什么样,一个个简直跟老虎野狼一样,这吃不饱肚子的娃娃有这力气闹?
天涯岛的社员脸上风轻云淡,心里其实高兴又得意。
他们很享受外队这些人羡慕的眼光。
没办法,多年以来外岛困苦,只有渔获产出,不能自己产粮食、不能自己生产工具,他们拥有的仅仅是尊严。
恰好78年以前讲的是越穷越光荣,天涯岛一直很光荣,结果这两年社会风气忽然变了,全社会奔小康、追求富裕,这样就是越穷越丢脸、越富裕越让人羡慕!
最后有木箱子搬上来,然后还有人问:“这箱子里装了什么?好香。”
王向红也闻见香味了。
他狐疑的看向王忆,王忆低声解释:“城里有卖烧肉的,我买了一点明天给学生们补补身子。都是长个子的年纪,整天吃不进点油水可不行啊。”
王向红默默的点头。
领袖说过,儿童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也想让孩子吃的饱饱的、长的壮壮的,但队里没有这个条件。
而且刚才灯下聊的时候他听到了外队人对自家娃娃们的赞叹,娃娃们充沛的精力和逐渐好看的面色让外队人很羡慕。
这样王忆给学生加餐,他除了心疼王忆自己掏钱外只有高兴。
就着海浪拍岸声,王忆在听涛居又是一夜安眠。
大清早的电喇叭开始响,把他从好梦里叫醒:
“……小平同志、紫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全国劳模和先进人物座谈会代表时提出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工人阶级能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
在广播员慷慨激昂的声音中,王忆打着哈欠爬起来。
五月,暖风渡海而来,吹的天涯岛郁郁葱葱。
王忆推开门出去,几缕春风拂面而过,海水淡淡的腥气已经被草木的清香给压住了,空气很清新。
他深吸几口气,迎着朝阳开始打拳。
风过无痕,吹皱了一海轻纹。
早晨的海浪浩浩荡荡穿海而来,但是等它们到了岸边忽然变得温柔起来,拍打着礁石发出呼啦啦的脆响。
拨动人的心弦。
阳光照亮了海水,好些小鱼儿浮出水面随着波浪而跳跃,顿时有雪白的海鸥擦着海浪掠过,像呼啸的战机。
青山生青叶,青叶旁边有清芽,碧绿的颜色让海岛变得活泼、变得亮堂,变得活力十足。
大灶的烟囱冒起了烟,烟火味儿传进王忆鼻子里,老黄围着他转悠着,让他满心安宁。
漏勺挠着屁股讪笑走来:“王校长早啊,王校长又在练功?听说沪都出了一个跟你一样的功夫高手,你要不要会会他?”
王忆停下动作问道:“沪都出了个什么样的功夫高手?你怎么知道这事的?”
他还是昨天晚上才听见有人在码头灯下聊这件事,怎么现在连消息向来闭塞的漏勺都知道了?
漏勺说道:“就是个气功大师呀,我听人说沪都武林界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电王!”
王忆暗暗翻白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