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3/2996


“真的!”专家们信誓旦旦。
这下子社员们的干劲可上来了。
最终经过专家们讨论和潜水员的论证,打捞队将选择复合打捞法:
“咱们采取浮力打捞和浮船坞打捞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让沉船恢复浮力,使沉船浮出水面。”
“大步骤上来说,首先要用浮船坞打捞法,将浮船坞沉入海底和沉船系为一体,用高压空气将浮船坞水舱中的水压出,达到一定的程度,浮船坞就将沉船拖动带离海底。”
“然后由我们打捞队同志开多艘船到沉船上方,船上要满载土石,再由潜水员战士们将沉船绑定到船上,天涯岛王家的同志们从船上卸载扔掉土石,利用浮力把它给彻底打捞出水面……”
“我国古代怀丙和尚就用的这个方法打捞过铁牛。”王向红下意识说道。
听到这话,总指挥乐了:“王队长,你还知道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迹呢?行,你有见识。”
这下子王向红不好意思。
夸赞生产队他可以骄傲,夸赞他自己那必须得谦虚。
于是他说道:“这都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说是北宋时期又铁牛沉入江河,这铁牛有几万斤,人力无法打捞。”
“怀恩和尚知道后就找了两艘大船,满载泥土后在上面横亘一根大木头,将铁牛绑在木头上,等卸载泥土后,船在浮力作用下上升,就把铁牛给带上来了……”
总指挥听的连连点头,并带头鼓掌:“对,王队长用他开阔的眼界把浮力打捞的原理说出来了,就是这么回事!”
打捞方式的大体思路已经告诉了打捞队各方人员,剩下的便是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工作不算很难,浮船坞先沉入水中,潜水员操作将它和沉船进行绑定。
随着船坞中涌入高压氧气,里面的海水被排出,这样浮船坞有了足够浮力,慢慢将沉船带动的漂浮起来。
因为科技原因,这年头的浮船坞因为技术原因,无法一次性完成携带沉船抵达海面的能力。
所以后面就得用渔船、运输船来通过浮力展开沉船的最终拖曳。
其中在相关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沉船的整体形骸,特别要注意小心钢丝缆绳勒断了船体——
毕竟在海水中沉浸百年,和达兴号应当被泡坏了,这时候船体酥软如桃酥,怕是孩子都能掰断上面的木头。
然而事实捕捞过程中,潜水员在悬挂钢丝缆绳的时候并没有去刻意的小心。
钢丝缆绳挂好,渔船和运输船开始卸货,如此一来就慢慢的把和达兴号给捞上来了。
这时候等候在旁的吊装船上前,将和达兴号给吊装上了船前板。
腐朽的沉船缓缓出水。
时隔一百多年,它得以重见天日。
王忆盯着沉船看。
大胆摸了摸光头上来嘀咕说:“这破船的船底都烂光了,按理说在海里没有多大的重量,怎么还是这么沉啊?”
听到这话王忆问道:“和达兴号很沉?”
大胆说道:“对啊,我估摸着不得有个一百吨?两艘船的浮力才能拖的动它!”
联想潜水员们使用钢丝缆绳随意缠绕船体的操作,王忆隐约明白了这船所携带的白银藏在哪里……
他对王向红低声说:“队长你说对了,这船沉海之后舱房全破裂,却还是稳稳的沉在海底是因为它里面有金属!”
王向红说道:“没有吧,箱子已经捞上来了,有一些碎裂的瓷器,没看见有金属。”
王忆指向正在缓慢搁置到吊装船上的和达兴号,说道:“因为金属在它船体中!”
王向红不知道国家重视打捞这艘船的内情,问道:“什么意思?”
王忆换了个说法:“这艘船第一次出海本来该去往南洋马六甲地区,然后它属于羊城将军海道,结果出海后却沉在了咱们东海,为什么?”
王向红习惯性的叼起烟袋杆冲他摇摇头。
百思不得其解。
王忆说道:“让我猜测的话,这艘船是在1904年下水,但1901年,清王朝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要对西方列强进行白银赔款。”
“当时白银赔款是四亿五千万两,双方是在签订条约厚多年内陆续完成赔偿的,可能期间有一批白银要在马六甲地区交接,但那个年代的马六甲很混乱,海盗极多。”
“为了能顺利交付白银,清王朝会不会把白银铸成板藏入一艘船的主体中,然后在银板两面加装木板,以此来掩人耳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