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0/2996


“当时的羊城有上谕商馆、大斌贵、羊城将军海道、总督船队等几大海运船队,其中这和达兴便是羊城将军海道所属的一艘船。”
“根据历史记载,这艘船是在1904年下水的,但它在下水的处女航中本要往马六甲运送货物的时候突然失踪了,此后经年再无人发现它的踪影,成为海运史上的一桩未解之谜。”
王忆听到这里很疑惑:“啊?和达兴是要去马六甲送货?那它应该下南洋呀,怎么会来到我们东海?”
肖科长摇摇头说道:“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现在都不敢确定,你们发现的这艘沉船是不是历史上失踪的那艘和达兴号。”
“不过从吨位上来说,应该没问题。”另一个男子插嘴说道。
“关于和达兴的文字记录不太多,但关于它的帆船总面积方面倒是有记载,它的三帆总面积是五百平方米左右,根据换算它的吨位是两百吨。”
王向红说道:“我们发现的那艘沉船,看它的尺寸,它吨位就该是两百吨左右。”
在这里王忆了解了一个关于风帆木船的潜规则:
这种船的船帆长度与桅长相适应,主帆宽度大于船宽,头帆、尾帆尺度依次减小。
然后船帆的总面积以平方米计的话,那与船的满载排水量有一定的经验比例关系,一般是在2:1和3:1之间。
县里的海事单位现在对这艘沉船非常有兴趣,得到王向红的工作汇报后,有两位领导直接来了,另外马上还有其他专家到来。
在明后两天会赶到大鱼海。
一旦确定沉船是和达兴号,政府会立马派遣打捞队来打捞这艘船。
听过肖科长的介绍,王忆本能的感觉不对劲:“这艘船,好像很重要?”
肖科长一愣,他旁边的干部笑道:“嗯,肯定重要,根据我们手上的资料介绍,这和达兴号是清代后期问世的中国传统木制帆船。”
“以前有专家考证过,这艘船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整个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下来的牵风船,根据你们往队长的汇报,它应该也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造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三桅古帆船。”
“我们单位的同志对此进行了讨论,认为这个和达兴号的的意外发现可以开阔中国近代航海史、传统木制帆船研究和海上航运历史的视野。”
“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惟一成功保留下来的牵风船,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是任何海事博物馆中仿古帆船无法比拟的!”
这时候王向红问道:“哦,王老师应该还不知道什么叫牵风船吧?咱岛上没有这个说法。”
王忆摇摇头。
肖科长见此便解释道:“和达兴号采用了外国的风帆船建造技术,它的船头和船尾处风帆都是可以挪动的。”
“于是当它利用风力行驶的时候,因为可以调整风帆位置和方向以最大化的利用风力资源,但是在外人看来,它好像是可以引领风的流动方向或者说牵动风的流动方向……”
王忆改摇头为点头。
原来如此。
这个名字还真是挺形象的。
但他知道海事单位要打捞这艘船,跟两人说的原因关系不大。
因为他们的反应太着急了。
改革开放,一切为经济建设让路。
肖科长他们的意思是要打捞和达兴号,而和达兴号虽然沉降海域不算深,可这年代国家的打捞技术更差。
打捞这么一艘沉船可得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难道就因为它的考古价值?
王忆不信。
他想去23年查看一下相关信息,可是想了想又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即使他知道和达兴号有什么猫腻,那他又能干什么?
现在政府单位要接管这艘沉船了。
肖科长和另一位名叫杨泰的干部先行跟着王向红来天涯岛,然后他们要带上点粮食和铺盖出发去大鱼海,先行探路查看沉船情况。
后续会有更多人员和物资赶到那处海域。
海事单位有船,但还是雇佣了天涯三号出行,另外一旦确认水下沉船是和达兴号,那他们还会雇佣岛上社员去开展打捞工作。
给钱。
根据岗位不同,给钱也不一样。
但是不管是什么岗位,给的钱都不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