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5/2996


这消息汇报给王向红。
王向红的态度跟王忆一样,要组织潜水好水到船上去仔细搜罗一下,不能遗漏掉古董文物,这都是国家的宝贵资产!
5月26号,他们甄选了生产队内最优秀的潜水健将,王向红又去借了两条水肺,一共凑了十套潜水工具出海了。
大鱼海隔着天涯岛挺远的,机动船行驶都有四个小时。
这边海深风大浪也大,以前没有机动船,外岛的渔民一般不敢来这里进行作业。
主要是隔着他们的居住地太远了,有点什么事没法及时回来。
再一个机动船行驶要四个小时,摇橹划船呢?那不得一天时间?
这样光来回就要两天时间,加上捕捞作业的时间,来大鱼海一趟,怎么也得个四五天吧?
可海情千变万化,四五天时间太长了,难免会遇到事故。
不到万不得已,渔民也不敢去冒险。
不过这地方渔获很好,水深浪大导致这里能出大鱼,故而叫做大鱼海。
在外岛的传说中,大鱼海里藏着一条特别大的鱼,叫做吞舟之鱼,它不吃别的,专门吞舟吃船。
去的路上,王向红就给王忆讲了这个传说故事。
最后他说:“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扫盲,让咱们渔民对海洋有了唯物主义式的认知,知道海里不可能有能吞掉船的大鱼。”
“可旧社会的时候不行,那时候咱老百姓上不了学念不了书,没有文化,真以为这些故事都是真的……”
“主要是曾经有抹香鲸来过咱外岛,那家伙真是大,当时都传那就是吞舟大鱼的鱼崽子。”王祥海苦笑道。
鱼崽子都那么大,何况吞舟大鱼?
外岛这片地方有鲨鱼,但没什么鲸鱼,中国海域范围内,鲸鱼多见于南海。
渤黄东三大海域内的鲸鱼都在深水区,旧社会和古代木船作业,渔民很少去深水区,也很少会亲眼看到那些庞大的鲸鱼。
聊着天、吃着瓜子花生,四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
天不亮就出发,他们赶到大鱼海的时候才是八点钟。
天色正好。
今天阳光灿烂,大鱼海的海水格外清澈,但因为很深,所以人在船上往下看,感觉水下一片乌黑。
很吓人。
不过也有一些海域水不算深,只有二三十米,沉船就在这么一片浅海区内。
但大鱼海是很大的一片海域,王东青那一伙人上次来这边作业并没有特意去记住沉船所在位置。
这样他们得先寻找沉船。
说起来这跟大海捞针区别不大,船在海底,阳光照不下去,他们没法直接看到沉船的踪迹,得先找桅杆。
而桅杆相对一片海域,说是一根针并不算夸张。
因此,他们要找沉船会很费劲。
当然天涯二号上有探鱼仪。
这探鱼仪是雷达,可以搜索到水下的大鱼和鱼群也可以搜索到水下的沉船和桅杆。
不过它的电脑里没有存储关于船舶的资料,搜索到后顶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光点来——
王忆给天涯二号装的这个探鱼仪实在是太落后了……
它并不能像电影电视剧里显示出来的那种军舰扫描式雷达一样,直接扫描出标的物的线条形象。
它没有这样强大的能力。
这雷达扫到鱼的信息后是要先传回电脑里的,电脑里存储了海量鱼类的资料,是电脑分析后给出一个判断,自己探测到了什么鱼。
这个判断不算很准,只有遇到的鱼比较大又数量多,电脑进行频繁侦测修正后才能给出一个最大概率的答桉。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找沉船全靠自己搜索。
还好,王东青等人来大鱼海是来捕捞马交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5/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