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8/2996


他去拿了一座灯台过来,将一支煤油灯给放上了。
海风一吹,火苗闪动,船老大又急忙将葫芦形的玻璃罩给放上。
现在机动船上都有电路线也有电灯,这种煤油灯没多少人使用了,即使舍不得浪费柴油供电的渔民也会用更亮的电石灯来照明。
所以这船上的煤油灯玻璃罩没人收拾,已经脏兮兮的。
船老大等到海风稍微弱一点,又用一根旧快子顶着破布条,塞进罩子里把它给擦得铮光瓦亮。
这下子船上灯光亮堂起来了。
王忆吃了块鱼肉赞叹道:“船老大,你这煤油灯不错,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味道。”
船老大嘿嘿笑道:“我这是一盏煤油灯,不过没用煤油,用的是豆油。”
“行啊,你为了招待我们可破费不少。”有人说道。
船老大说道:“领导客气了,没有的事,我为啥用豆油不用煤油?主要是我船上没有煤油呀!”
现在船上早就不用煤油灯了,自然不会准备煤油。
就在他们聊天期间,叶长安也拎着两条沙鳗和三四位干部有说有笑的过来了。
他们攀爬上船,说道:“今晚挺热闹啊,咱们不光钓鱼还直接吃上了?”
“还有酒呢。”叶长安身边的一名年轻干部笑着说。
庄满仓指了指船灯说:“今晚没有月亮,可有好灯光,咱不能浪费这好灯光,那就来个灯下小酌。”
其他干部连忙说:
“不错不错,古人都是月下独酌,咱们党员是灯下齐酌,这叫团结。”
“还别说,这船上灯光真不错,比县里头的灯光还要稳定呢。”
改革开放以后工农业生产用电量在快速增长,电量供应明显不足,拉闸限电是家常便饭。
就着这个话头,一名在长海公社刚上任的新干部坐下说道:“你们县城电力还不稳定?我们公社的电力才是真不稳。”
“现在我们农村的老人孩子就盼着吃饭和渔忙的时候别停电,可就在这个月,嗯,四月份,停电的事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而且停电的时间也很微妙,几乎都是我们老百姓在吃晚饭的时候停电。”
听到这话叶长安问道:“你没有给电业局打电话问问怎么回事?”
这新上任的公社干部轻笑道:“问了,那边不是事故停电,就是缺电限电,理由嘛,很正规,我们没法挑毛病。”
“实际上它是有毛病的,对吧?”有人配合他问道。
这公社干部笑了笑不说话了。
再说下去可就得罪人了。
至于电业局为什么会给他们断电,这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海里又有好些海货适合进肚子里了。
电业局现在是全县员工福利待遇最好的单位之一,员工吃海货从不花钱,那这些海货是哪里来的?
叶长安没有接这件事的话头,但给王忆说了一声:“回头提醒我跟电力上聊聊。”
他在明面上没再说什么,只是将自己的沙鳗送给了船老大说:“给我们把这鱼再烧一烧,再给打二斤酒。”
人人买酒。
船老大随船的散装一毛烧全给卖出去了。
他赚的腰包鼓鼓囊囊,心里满意又担心:这么多干部,待会会不会把我当投机倒把给办了?
一毛烧是一毛钱一公两也就是五毛钱一斤,他卖的最便宜的都是两块钱一斤。
实际上这也不是他卖的价钱,都是干部们自己给他的钱。
他也算是投桃报李,把干部们伺候的很好:沙鳗不光用来清蒸,还用来炖。
萝卜可以炖鳗鱼,咸菜也可以炖鳗鱼,不同的配菜不同的味道。
但都是一样的好吃。
另外蒸鳗鱼也有别的做法,船家找出一瓶没舍得吃的豆豉,做了豆豉蒸鳗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8/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