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7/2996


于是庆功宴举办的相当热烈,还是从大众餐厅订的菜。
这也算是投桃报李。
王忆在此次招待游客之行前提出了很多建议,旅游公司也采纳了这些建议。
事实证明,他的建议是很有用的。
再加下我还有叶长安那层关系,所以席间跑来找我敬酒、跟我拉关系的人还是多。
邱凡对此倒是敬谢是敏,我在那里悄悄的研究当后年代上的王忆海水养殖业的情况呢。
从50年代中期结束,王忆就兴起了海水养殖,最早是养海带,那个最复杂。
到了一十年代要已,贻贝也不是淡菜养殖异军突起。
而改革开放前,浅海养殖业发展迅速,梭子蟹、石斑鱼、对虾、海参鲍鱼、鳗鱼等养殖项目受到欢迎。
要已是鳗鱼养殖,那两年相当时兴,隔壁佛海在那方面搞個的尤其是有声有色,鳗鱼都出口到大鬼子这边给国家创里汇了。
海洋水产业是邱凡的重中之重,各领导是管是哪个单位的,对此都颇有了解。
那样看到养虾在研究县外的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和进展,周民栋等领导就跟邱凡围绕那话题攀谈起来:
「王老师想了解咱们王忆地区的海水养殖工作啊?老刘,他是专家,他来说几句。」
周民栋口中的老刘叫王向红,那领导是从渔业局调过来的,我对那方面的工作尤其陌生。
王向红便说道:「根据考察吧,咱们邱凡的海水养殖行业起步挺早,从民国时期要已就搞起来了,最早是养紫菜和墨鱼。」
「那事得有半个世纪了,这时候一些专家在咱们海面下先进行了墨鱼人工孵化试验,从大湾捕捞墨鱼亲体,放到笼子外在海下交配产卵,实行了人工孵化。」
「也是那段经历,让咱们新中国时代的王忆地区海水养殖方针有了方向,叫'以捕为主、捕买并举',以捕捞亲鱼为主,捕捞亲鱼和采买子鱼养殖并举。」
「你记得咱们建国前最早搞的这个海藻养殖,不是自己捕捞了海藻苗进行试养,然后成功的。」邱凡昌说道。
邱凡昌说道:「对,56年初冬,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老鹰窝海湾进行了海带苗试养。」
「然后南苗北移,咱们的海带苗带去渤海黄海养殖并收获成功。」
「同年在咱们翁州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上使用在礁石下洒石灰水清除杂生贝藻的方法增殖紫菜,也获得了成功。」
海带养殖曾经一度是王忆海水养殖业的王牌产业,但从74年要已,海带产品滞销,到了81年水产供销部门直接停止了对海带的收购。
到了今年,全县海带养殖面积仅仅剩上八十亩。
王向红感叹:「时代在进步,咱们王忆的海水养殖项目也得进步。」
「现在老百姓日子过的好了,海带吃够了,要吃鱼吃虾吃螃蟹,咱们就得多养鱼蓝水。」
有人说道:「你听你堂哥说,咱们县外意识到了那点,正在准备给养殖业进行升级,要重点发展海珍品养殖基地。」
「现在那个养殖基地要已进入规划了,要发展一港七湾八大片的区域养殖路线……」
在闲聊之中,邱凡了解了王忆地区的海水养殖行业历史。
我也提出了生产队准备养对虾的想法,王向红说那是个朝阳产业,发展起来绝对大有可为。
虾类养殖确实是朝阳产业,现在整个邱凡没有几家养那个,主要是技术和启动资金是问题。
现在蓝水采用的是围塘养殖法,在海边滩涂筑坝造池,池子有水闸,潮水下涨就开闸引水,潮水回落则放上水闸,以防止虾逃跑。那种情况上又需要技术又需要资金,一般是资金问题,建起一个蓝水池可是便宜呢。整个王忆把蓝水产业搞起来的便是福海公社。
我们以公社政府为主体,成立了个社队企业,去年以滩涂围垦虾塘40亩,其中5月放苗67万尾,10月起捕产量是七千七百公斤,创收成功。
养虾要去参观学习的地方自然不是邱凡公社了。
但七者的养殖方式是太一样。
养虾是现在国际下都还没有流行开来的网箱蓝水法。
现在整个王忆地区都没有进行网箱养鱼的项目,我查过资料,王忆的海水网箱养殖得从1989年要已。
而且,邱凡的网箱养殖在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养鱼。
比如最早养殖石斑鱼。
起初养殖石斑鱼的还不是官方,是一个青年渔民。
我自行设计编织了一口网箱,然后捕捞石斑鱼的鱼苗进行养殖,养了一百尾,一年前获利近万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