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8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6/2996


“不过你要办婚礼?”
天涯岛上没有办婚礼的习惯,因为这事有些铺张浪费,而以前岛上社员们日子过的不好,家里头没钱。
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之前,外岛绝大部分的渔家都穷,没什么钱,儿子结婚都是举债办酒席。
所以当地有个说法,叫分家不分债。
什么意思呢?说的是父母给儿子娶了媳妇就要分家过日子,但小家庭不承担大家庭的债务。
也就是说,如果老人是举债给孩子办婚事、办酒席,那以后得自己还债,人家女方姑娘不愿意摊债务。
这年头办酒席收礼金收的少,结婚是亏本生意。
偏偏人越穷越好面子,你家儿子结婚请五桌,那我家儿子结婚要请八桌。
你家儿子结婚一桌十个菜,那我家儿子结婚一桌就也得十个菜,这叫十全十美。
但可以你家儿子结婚是一桌十个菜里有鸡肉那我家儿子结婚的菜里不光有鸡肉还有猪肉。
总之这容易引发攀比之风。
王向红很讨厌这种习气,于是他跟社员代表、党员和老人们开会后决定响应中央关于婚事简办的号召,生产队里娶媳妇尽量不办酒席
这年头的婚礼就是大办酒席。
王向红认为,有办酒席的钱留下给小两口补贴家用或者置办一些家具和衣服更合适。
这规矩一直沿袭到现在,过去一年或者具体到过去的半年,生产队里多了好几个新媳妇,但大家都没有大办酒席、大宴宾客。
当然这不是说,天涯岛上娶媳妇不好好吃个席,只是不大办酒席,而是吃六七十年代流行的半荤素酒席。
这个半荤素酒席很简单,买点猪肉、猪杂,用白菜和萝卜来炖一下,这就是外岛的两样硬菜,另外搭配点自己捕捞的海货,打两斤散白酒,男方女方的直系亲属坐一桌吃个饭就算了事。
这种酒席在六七十年代很流行,但改革开放后就不行了。
改革开放后很多政策有所松弛,老百姓嫁娶是大事,有点条件的人家就会正经办个酒席招待来宾来客。
前几年没姑娘愿意嫁进天涯岛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嫁到别的村庄生产队里,男方会阔阔绰绰的办个酒席,不光能好好吃一顿,说出去还有面子。
嫁到天涯岛呢?吃一顿半荤素酒席?
瞧不起谁呢,现在家家户户做不到顿顿有肉,可偶尔吃点猪杂打打牙祭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如今王东峰结婚说的要办酒席,其实就是大办酒席,要开好些桌的。
这得改变岛上维持二十多年的风俗,事情就不太好办了。
王东峰也知道这事难办,所以他一个劲的搓手讪笑。
盛大贵作为他的师父帮他说话了:“队长、王老师,你们知道,峰子就一个娘,跟他娘相依为命。”
“他这里结了婚,那山花嫂子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山花嫂子这些年过的苦,一个寡妇拉扯个儿子不容易,她想给孩子正经办个酒席,这无可厚非。”
王向红掏出烟袋抽了起来。
勐抽。
盛大贵继续说:“再一个这也是女方家里的意思,女方同样是个寡妇拉扯孩子,还是拉扯了两个女娃。”
“王队长,咱都是老人,咱知道在渔家一个寡妇拉扯两个女娃子这日子过的多难,平日里要听多少的闲言碎语。”
“所以女方家里也想着办个体面婚礼,风风光光的把女儿送走,给那些多年来笑话她家、欺负她家的熊人上个眼药,气气他们!”
王向红吐了口烟圈说道:“石红心这姑娘我知道,咱公社女民兵队的副队长,还有人能欺负的了她家?”
王东峰说道:“红心是党员、是民兵,很多事她得以身作则,有些人不要脸,总是用她的身份来压她,其实她平日里受老多委屈了!”
王向红澹澹的说:“以后再有人欺负她,那你点人去干他们!”
简简单单一句话,听的王东峰热血沸腾。
这就是大集体的好处。
一个人家里有什么事,那家家户户都是他的后盾!
说完王向红这边又看向王忆:“王老师,这件事你怎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6/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