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8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40/2996


一言不合要打架。
这就是王忆得跟着他们的原因。
他们手里都有竹签子,这东西很锋利,能挖土能挑石头,戳在人身上就是一个贯穿伤!
有学生争吵,王忆便说道:“不愿意在这里挖野菜的就回家吧,门市部不收他的野菜了。”
如斗鸡般站在一起的王新米和王小刚听到这话顿时面如土色,两人一起笑:“愿意、愿意挖。”
“王老师,我俩闹着玩呢。”
正好有社员拎着麻袋过来,问道:“王老师,领着学生挖荠菜啊?这得挖多少?能吃的过来吗?”
王忆看了一眼笑起来,说道:“是二叔呀?你家晚上要不要吃荠菜?等下午我让学生给你家里送点。”
二叔王祥庆顿时摆手:“不要、不要,荠菜这东西不好办,吃荠菜要好吃得多用油,用油少了一股子的青草味。”
王忆说道:“嗨,你那是要包包子包饺子,其实荠菜的吃法很多,是炒是蒸皆可以,凉拌、做汤两相宜。”
“你比如说做素炒吧,以前在东北的时候我就爱吃这一口,除油盐外别的调料一概不放,为的就是吃一个清新自然,放太多调料就掩盖荠菜的鲜嫩本色,滋味尽失了。”
王祥庆疑惑的看向他,说:“我家里也没有别的调料呀。”
外岛渔民现在确实不喜欢荠菜。
正如王祥庆说的那样,荠菜要出滋味,那得多用油,这是一种油老虎野菜。
王忆说的素炒也得多用油。
一直到本年代的末期,外岛地区吃荠菜方式主要是用来煮鸡蛋。
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菜煮鸡蛋。
三月三这天,外岛不论农家还是城里都有吃荠菜煮鸡蛋的风俗。
中医上说是荠菜煮过的鸡蛋有清火、祛毒、避邪的功效,据说吃后一年之中还不会腰酸头晕。
另外就是荠菜煮水了,同样道理,中医上说荠菜煮水也能清火祛毒。
王祥庆谢绝了他的好意,带着麻袋、掖着砍刀进山。
王忆问道:“二叔你这是要去干什么?砍树吗?”
王祥庆笑着摇头:“不是,是去砍竹子,我会那啥,就是编点筐子篮子啥的,嘿嘿,我跟着一个篾匠师傅学过手艺。”
“然后春天的竹子软而嫩,它带着水汽和蓬勃朝气,最适合抽丝搞编织了。”
“现在咱们队里生意多,要用到筐子篮子啥的地方也多,还有海上作业的也得补充去年磨损的旧家伙什,所以我每年开春都要砍竹子编一些东西。”
王忆听的眼睛一亮:“原来二叔你还是个篾匠啊,平日里没怎么听人说过。”
王祥庆谦虚的说:“手艺不行,就是春天随便弄点简单的家伙什给队里帮帮忙,其他时候不干这活,也没人聊这个。”
篾匠是手艺人,这门手艺在九十年代后开始消亡。
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篾匠才淡出了市场,不过在23年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纯天然的追求,篾制品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了。
23年代的竹制生活用品价格比塑料制品要贵,特别是竹椅子和竹床,凉快耐用坐着舒服,有些城里人专门去乡下找篾匠来做。
可那时候有这些手艺的师傅真的是寥寥无几了。
现在农村的篾匠多的很。
王忆对这种手艺挺感兴趣的,便跟王祥庆招呼说:“二叔等你干活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跟着去看看。”
王祥庆痛快的说:“行啊,你下午、算了,你明后天的来我家吧,我今天把竹子都收拾收拾。”
他去找了合适的竹子抽出砍刀开始劈砍,枝叶保留,几条凑成一团将砍断的竹干处用麻袋一包,扛在肩膀上拖着便走。
王忆继续招呼学生们挖荠菜。
现在荠菜还不算多,得再等一个月才会漫山遍野。
不过天涯岛的山上范围大,第一波荠菜即使长得断断续续这数量也不少。
现在的荠菜有个好处是格外鲜嫩,好些刚露头,整体还匍匐在地面上呢。
学生们用竹签子往外挖荠菜——很多是长在石头缝隙里,小铲子小锄头不好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4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