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7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9/2996


而底部则是高桩施工,因为海底参差不平,测量了海底地形情况后工程队使用基桩来统一高度:
先把桩的下部打入海底,上部高出水面,然后再利用重力式施工方式将一些建筑材料的主体成分送入水中,围绕基桩完成建设。
高桩之间是透空的结构,波浪和水流可以在平面以下流畅通过,这样对海浪没有产生完全的阻碍,不影响海水交换,可以减少淤积。
23年时代都是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柱或钢管柱了,现在还不行,用的是水泥防腐蚀桩,造价成本低一些但建筑材料的耐用性会差很多。
王忆看了施工图纸也了解了码头施工进展,这样一来便对工程情况有了底,带上鱼竿去甩梭鱼。
年后红树岛的开凌梭真不少,在水下成群结队。
不过没形成大鱼群,它们是度过寒冬后来红树岛四周的海底觅食的,然后会去各河口区产卵。
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做短距离洄游,天气降温开始至十二月份到海水深处越冬,翌年开春即到近海河口生长育肥,形成渔汛。
之前来的五艘船便是想来捕捞梭鱼,开凌梭很有名,城里人也喜欢。
但在这里撒网捕梭鱼意义不大,不是捕捞不到,它有所收获,可收获不佳。
像天涯岛这边连续撒下渔网收起来,渔网里的梭鱼零零散散。
反而是甩梭鱼的收获很好。
这是因为梭鱼形成渔汛的时候是以大型鱼群密集洄游,可现在它们来到红树岛是来进食的,到来后就分散开了,是小群小队,不值得大渔网来捕捞。
大渔网效率反而低。
但它们很饿了,所以抛洒鱼钩后上面带着鱼饵,可以很好的诱惑它们。
王忆这是第一次如此简单的钓鱼。
现在的红树岛一带绝对是钓鱼老的天堂。
打窝?完全不用,扔下鱼钩就有鱼上钩!
他这边抛洒鱼钩后往回收,连续钓到了梭鱼,而甩梭鱼用的是多钩鱼线,有的人一杆下去能收回三四条的梭鱼。
梭鱼活力十足,在鱼线上蹦蹦跳跳,那修长滚圆的身躯有力的抖动着,给人的感觉就一个字:
润!
两个字。
很润!
而且红树岛这里的梭鱼个头大,天涯岛一带能捕捞到的梭鱼都是三四十公分,这里下钩后时不时就能收起半米多长的家伙。
时不时还有人突然就拉不动鱼线了,这是有超过一米的梭鱼出现了。
秋渭水就碰到了一次,她下钩之后没一会便发现鱼线紧绷赶紧往回收,结果一收之下鱼线却拉出去更长了!
她急忙招呼旁边的王忆,王忆见此知道她碰上了大鱼便去帮手。
结果鱼线越绷越紧、放出去的越来越长,鱼竿弯曲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如同被拉开的长弓。
情况有点怪!
老黄这边见此立马跳入海里准备跟这鱼来一场大战,它要进行狗斗,它要展示自己渔家好狗的彪悍!
于是它入水了。
入水后潜水了。
潜水后钻出来了。
钻出来夹着尾巴拼命的往船上窜。
嘣的一声响。
鱼线断了。
老黄窜的更起劲了!
王忆先把老黄拉上来,说道:“这
听到这话后附近两艘小船全靠过来,船上四个人纷纷下鱼钩:“有大梭鱼!”
王忆说道:“我看见你们钓上来大梭鱼了,这也没把鱼线给拉断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9/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