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7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3/2996


这风俗在21世纪就很少见了,王忆听父亲缅怀旧时光的时候介绍过,所以如今碰到了贴青龙纸的机会,他非常珍惜,很仔细的贴每一张青龙纸。
贴青龙纸有讲究,比如贴米缸的寓意是“青龙盘米缸,吃不完,用不完,越来越发”。
王忆要用胶水来贴青龙纸、贴春联,秋渭水嫌他不会过日子,让他打浆糊。
打浆糊是用面粉和水,王忆就调侃她:“面粉不要钱啊?你用面粉打浆糊就是过日子啦?”
秋渭水说道:“总比你用胶水来的便宜,再说你往面粉里混上点玉米面一样能打出浆糊来。”
王忆服了:“你这真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这玉米面能用来打浆糊?”
秋渭水给他一记很有风情的白眼:“你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玉米面同样富含淀粉,怎么就不能打浆糊了?不过用玉米面打浆糊不那么粘。”
“所以你用面粉打浆糊,往里面加上点玉米面粉,调和一下就好用了。”
王忆掏了一些面粉进小搪瓷盆里倒上清水搅和黏稠又上热水打出浆糊来。
老黄的崽子们在旁边愉快的摇尾巴。
它们看王忆整的搪瓷盆里东西这个恶心样,以为是给自己准备饭呢。
王忆给它们一个眼神,熊sai,滚犊子!
小黄们没脸没皮没有眼力劲,摇头摆尾的还以为王忆跟它们玩眼神交流呢,又开始欢快的扑王忆要去抢搪瓷盆。
老黄见此爬起身飞奔而来张开嘴就咬。
它是真下狠嘴!
(
===508.春节大联欢之1983===
大年二十九之后是大年三十。
小年夜过后便是大年夜了!
到了年三十这天,过年的味道可就更浓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年之中最美好的一天到来了。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的都穿上了新衣裳,未婚的青年们一人一身西装和一双皮鞋。
一件春秋单衬衣、一件毛衣,衣领翻出来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再把头发用摩丝给打起来——
一群精神抖擞的八十年代精神小伙就来了。
麻六也穿了西装。
他的西装是在沪都买的,是这年头外岛地区很罕见的条纹西装,穿上之后像模像样,用王向红的话说就是拄一根文明棍,就能装华侨。
下午按照风俗,各家的家长带着孩子在后山上坟。
鞭炮声不绝于耳,瓦盆里的纸张燃烧,王向红在旁边溜达:“都看着点火啊,小心引燃山林搞出火灾来。”
这事只要提醒一下即可。
岛上林木湿度大,一般不会引发山林火灾。
王忆拎着个网兜领着秋渭水上后山祖坟找他老爷爷、老奶奶的坟——他爷爷的墓现在还在东北应该没迁回来,他亲爹同样还在东北呢,不知道哪年会回来。
不过肯定是八十年代回来的。
想想这事王忆觉得很搞,不知道他见了他爹算什么事……
名义上他现在要祭拜的是爷爷奶奶等直系血亲的墓地,这之前清明和九九重阳的时候已经有人领着他过来烧过纸、焚过香了。
门清。
王忆领着秋渭水找到坟头,迎面而来的王真尧看见秋渭水后有些注目:“王老师,年三十女人来祖坟不太好。”
听到这话旁边的社员便赶忙说:“对,都是大老爷们来这地方。”
“祖坟不让妇女来。”
王忆听的一个劲撇嘴:“现在国家有计生政策,一家一户往后只能生一个,那生了闺女的人家怎么办?以后不用来给祖宗们上坟了?”
王真尧哼哧哼哧了几声,说:“反正老说法里头,这样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