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2/2996


这种建材的历史还挺久远的,早在1927
年就首创于美帝国,1936
年美帝国建成第一套彩涂钢板生产机组,然后到了60年代就开始普及全世界。
我国因为历史原因,彩钢瓦的发展历程比较短,不过这个短也是相对的,在20世纪60年代,鞍钢公司钢铁研究所就开始着手研究有机涂层卷材彩钢板。
然后在前几年的1977年,武钢公司从国外引进了我国第一条正规预涂卷材生产线并正式运转,紧接着羊城的彩色带钢厂和首都钢门窗厂等单位相继引进了国外的预涂金属卷材,此后经年开始出现在工地中。
现在国内彩钢板有国产技术和欧美技术两种生产线,前者产量高、价格低但是质量差,后者质量高、价格高但是产量低,同时在市场热销。
所以王忆敢于带彩钢瓦回1982年,特别是这彩钢瓦都是用在封闭的红树岛上了,他只要拿几份报纸给工人看,让大家知道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在国内已经投入使用了即可。
还是那句话,没人会怀疑彩钢瓦的来路。
毕竟王老师朋友同学的遍天下。
王忆把图纸交给大胆,对林金虎说:“你过来看看我给你带回来的机器,都是托朋友从国营工厂买的旧机器,你看看你会不会用。”
机器存放在木头箱子里以保持干燥,打开后里面是干草中藏着一台台机器,就跟军火交易似的。
同样,他带回来的这些机器也都是这年代能看到起码已经有了雏形的。
林金虎家乡就是做各种钢铁零件的地方,他这个老板是白手起家干出来的,对机器和各种金属零件很是熟悉。
机器入目后他立马入手,挨个拿出来研究了一下:“这是角磨机、这是抛光机,机器做的很先进,怕是国外进口的吧?”
“还有热风枪——呵,这是一整套砂轮机啊?王老师,你同学真是讲究,给你的都是好东西!”
“呀,这小机器是热熔器吧?竟然做的这么精致,真好!”
===491.生产队渔业经营管理改革会===
红树岛上的机器暂时交给林金虎。
这份工作急不得,得等林金虎仔细研究机器的使用,然后学习船机维修技术来给外岛的机动渔船提供帮忙。
当然,机械维修和养护并不是靠自己琢磨就能琢磨出来的东西。
王忆给他们带了一些机器和打印出来的维修教程让他们先探讨着研究了解,林金虎是带头大哥,带着几个队里对机械感兴趣的小青年来学习。
他们可以慢慢学,先熟悉怎么使用工具对船机进行维护和保养,真要维修的话王忆还是要借用22年的力量:
但凡有需要维修的机器送到他们生产队的维修部,那他就记录机器所出现的问题,把机器的影像资料带到22年去交给自己的维修厂。
到时候让维修厂的维修工来出维修意见,他把意见打印出来带到82年给林金虎他们看,让他们根据22年的维修指导来开展工作。
这样有些麻烦。
但却是可以让社员们增进维修技术的唯一办法。
等到技工们熟悉机械行业了,他就从22年往82年带生产类机器,制作一些机船能用到的五金件。
这是外岛渔业工作的必需品。
王忆叮嘱了社员们听从林金虎的安排,自己先开船回到天涯岛。
海上冬天的时间总是很慢。
可是风很大、海浪很大,草木掩于荒芜,渔船掩于浪涛,岛上的老人孩子们则待着阳光中。
山枯水瘦,风一吹、浪一卷,无垠海水化为白芒。
白茫茫的海水浩瀚无边,天气凛然,还好阳光总是暖洋洋的。
王忆停船,看到一些屋前南墙边上坐着老人、娃娃和妇女。
老人看娃娃、娃娃打闹,妇女们则在一起收拾一堆的网绳。
看见王忆他们先打招呼,王忆挥手回应:“都在这里晒着呢?行啊,今天天挺好,大家多晒晒,过两天好像又有冷风来了,天气也不好。”
“天气不好就不出海了,”有老人笑起来,“咱就待在家里琢磨点吃的,烤点红薯饼、炒点黄豆再焖上鱼鲞,一天到晚美滋滋,是不是?”
听到这话娃娃们用脏兮兮的手背抹抹嘴,抓着各自的爷爷奶奶开始嚷嚷着要烤红薯饼吃。
有妇女遭不住孩子的磨蹭,就拍拍手站起身要回家,然后她问王忆:“王老师,你吃不吃烤红薯饼?我一道给你烤点。”
王忆笑着摇头:“算了,我不吃了吧,最近胖了。”
“胖了还不是好事?”所有人都诧异了。
这话没法解释,两个时代理念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