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7/2996


一袋子的红薯饼陪他度过了开开心心的一天。
无事可干他就跟王向红一起晒太阳,冬天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太阳。
冬天的日升日落也很漂亮。
上午的阳光青涩而温和,等到了午时太阳变白阳光变得炽烈一些,到了下午它的颜色大变,会渐渐染上淡金色。
时光渐晚,不知不觉又是黄昏到来,照耀了一天的光芒消散在海上。
落日之前是余晖撒遍海与岛,最终是一海滂沱的暗红,映照着圆圆而庞大的夕阳坠海不见。
接着是月亮升起来。
接着是渔火亮起来。
海风吹来火烧火燎的滋味和饭菜的香味,其中还有大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在这个饭香满溢、万家灯火的时候,县里的头头脑脑正聚集在会议室里加班开个晚会。
秘书们提着茶壶安静的进入会议室,给一个个茶杯添上热水。
水雾飘摇,被领导们夹在手指间的香烟烟雾也在飘摇。
雾气朦胧。
叶长安看着手里的一份报告说道:“高云同志,大中专学生定向委培的工作你汇报完毕了,那就聊聊咱们县里承办水产技校的事。”
高云说道:“好的,各位同志,咱们这座水产技校是相当难产。”
“大家伙都知道它在一个初创阶段就几经搬迁了,师生们和相关领导都已经很不耐烦了。”
“现在上级领导将承办技校的工作交由我县处理,我们得汲取佛海建校的一些经验教训,打一场漂亮的口碑战。”
叶长安说道:“那你先给同志们讲讲之前积攒的经验教训。”
高云说道:“水产技校在佛海主要是遭遇了三难,第一难是用水难。”
“佛海县和咱们海福县的情况相仿,生活用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人口比我们还要多万余,渔汛时候的人口数量更会猛增好几倍,日常吃水一靠雨天积水、二靠山峰渗水,淡水资源供应很紧张。”
“而水产技校不论是此前在长山岛还是在后面的军营里吃水都很难,他们没有专属的水井,在长山岛是跟老百姓合用一口水井,到了军营就只能依靠一处水坑。”
“这两个地方用水都引发出了矛盾,跟老百姓合用水井有抢水的矛盾,依靠水坑取水呢,又有用水需求的矛盾。”
“军营后那水坑我去看过,储水量少、渗水慢,学校饮用水还有洗脸漱口洗衣服都靠它,很紧张。”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二号领导齐敏喝了口茶说道,“咱们选择建校地址得充分考虑师生的用水问题,得能给他们至少匀出来一口单独的水井。”

高云点点头道:“好,第二难是乘船难。因为水产技校的专业性质,他们不能在主岛建校,要在一座拥有优质海情的岛上建校,这样就需要解决航运难题。”
“佛海与咱们县里一样都在去年成立了海航客运公司,可是客运船走的是固定路线,技校起初所在的长山岛不在这路线上,导致师生们要进出学校只能通过县里给他们调拨的一艘小船。”
“这船虽然是机动船,但抗风能力差,通航时间常常受制于天气变化。”
“风力小的时候航班正常,风力大的时候就得停航,有时候碰到大风刚过,风力虽然减小了可海浪没有减小,学生们进出学校就只能冒风出行。”
“小船碰到大浪什么样子咱们都知道,这乘船就跟坐疯马一样,人在船上上蹿下跳、左摇右晃,晕船的学生真能给折腾坏了,头昏脑涨是轻的,呕吐是常见的。”
“那真是吐尽了食物吐黄水,吐完了黄水吐气……”
高云摇摇头:“各位同志你们是没看见那个场景,确实把一些晕船的老师学生折腾坏了,不少学生就因为这点而退学了,连学费都不要了,坚定要退学。”
有干部吸了口烟说道:“这个事我听说来着,我认为这些退学的学生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提前退学是好事,免得浪费国家师资力量培训出来一些少爷技术员。”
“诚然,技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我认为这是应该的。”
“因为艰苦的条件可以使学生们逐步养成艰苦、朴素、节约的习惯,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齐敏同志,您说是不是这样?”
齐敏看向叶长安:“叶领导,你觉得呢?”
叶长安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吴主任说的很有道理,这样,吴主任,你明天开始步行来上班吧,顺便把你办公室的炉子给撤掉,以保持你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庄满仓嘿嘿的笑了起来。
他友好的看了眼吴主任,心里说:这傻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