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3/2996


“这个事我知道。”高云下意识的说道,“你们的队长王向红给我打过报告了。”
王忆说道:“对,所以到时候建一个校舍是建,建两个校舍也是建。”
“到时候就把我们小学校舍和水产技校的校舍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很多资源可以共同利用。”
“第四,我们生产队承包了两个岛屿想要利用它们周边海域发展海水养殖,我们有足够的海域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同样借给水产技校进行使用。”
“所以你看,我们岛屿是不是挺适合承办水产技校的?”
===488.水产技校择址(求票哈)===
在天涯岛上办技校。
王忆愿意为此进行赞助,哪怕他自己掏腰包然后以生产队的名义对技校进行赞助也行。
别说对于海福县来说了,就是对于翁洲而言水产技校这种单位也很有分量。
现在的技校不给予学历承认,只是传授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所以对于向往铁饭碗和非农户口的渔民来说才是鸡肋。
毕竟如今外岛的渔业主要是捕捞业还不是养殖业,等到养殖业在未来占据外岛渔业的半壁江山甚至是只手遮天的时候,渔业人才会受到重视的。
再说高云说过了,水产技校不只是培养海水养殖人才,以后逐渐的还会开设海洋工程类、制冷与汽修工程类、机电工程类、经济贸易类、食品工程类的课程。
在大学扩招之前,这学校可以给外岛培养一些人才。
而王忆看中的显然还不是技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他看中的是技校里头的人。
如果这所技校可以落户天涯岛,那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人员数目怎么着也得是个几百人甚至千人级别吧?
总不能更少吧?
要知道学校的人可都是少年,天涯岛要是有了这么多少年加入,那岛屿还会逐渐荒废吗?
绝不可能!
王忆之前为什么拼命的给天涯岛拉人才?
除了要靠这些人赚钱之外,更大的考虑就是把天涯岛给发展起来、把人给留住,让岛屿始终可以热热闹闹的。
这样如果岛上可以开设一所技校,那他还会愁以后岛屿没落吗?
只要技校不搬走,天涯岛就是外岛最热闹的岛屿,到时候社员们有钱赚,而技校师生又会连带着发展起餐饮、医疗的行业——
这背后蕴含的消费力才是重点。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值钱?人!
人就是最值钱的!
还有一个水产技校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到时候生产队搞水产养殖,那技术员不就来了吗?
甚至到时候他们还有免费劳动力可以剥削。
技校的学生又能干又便宜,多好……
王忆比高云还要清楚这所学校能给天涯岛带来的好处,所以他很积极的提出要推动水产技校落户天涯岛的构想。
高云这边却误会了王忆的意思。
他谨慎的说:“王老师,水产技校是国家扶持的项目,所用土地是不会给土地转让金的,只会每年给出一定的租赁补助,而且这给的钱不会很多……”
王忆笑了起来:“你以为我盯上了建学校的这些钱?”
高云坦然说道:“水产技校在佛海投建的时候,确实让当地人赚了一些钱,其实……”
“其实我们天涯岛可以划出一部分地皮给水产技校使用。”王忆接着他的话说道。
在王忆少年时代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这故事让他记忆犹新。
话说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联合国才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经济萧条,联合国成立了总得有个容身之所,最理想的地方自然就是纽约了。
但联合国各国成员大都才刚刚从战争中解脱出来,哪里有钱买地?更何况,纽约的地价寸土寸金,谁能出这个钱呢?
就在联合国不知该如何是好时,美丽奸的巨富洛克菲勒挺身而出了,他在和家族成员商议后拿出了870万美元,在曼哈顿东岸买下了一块儿巨大的地皮,而且把这块儿地皮无偿捐献给了联合国,让他们在这块儿地皮上盖联合国大楼,以此来解决联合国的燃眉之急。
当时很多财团嘲笑洛克菲勒家族的决定,然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坚持对联合国的赞助:
因为联合国的这块地皮周围的土地也都是他们洛克菲勒家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