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8/2996


一些正在捣红薯泥的老汉冲他喊:“记得去我家拿红薯饼啊。”
王忆回了一个o**k的手势,汇合了码头上的王向红一起上了客船。
王向红要去找徐进步要河沙、水泥。
他找了几个会建筑的外队人来盖房,库房里的木材也都给拾掇出来了,如今砖头送到,那就只剩下一些岛上没有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主要得靠82年,王忆也会从22年往这边捣鼓,比如水泥。
22年水泥太常见了,他随便找个建材市场就能买上几吨。
水泥商负责帮他装货,他开着自卸三轮回到82年进入仓库按一下开关就能把水泥卸下来。
简单,不费力气。
冬日的阳光是盛大的美景,海面被照耀成温暖的金黄色。
客船在金黄色上滑行着,很快抵达了县城。
大中专生定向招生培训工作研讨会还是在县里的大礼堂举办,干部们在门口签到取一个号码牌,然后进礼堂到座位上找号码坐下。
天涯岛的号码在前面第一排。
现在他们生产队在县里名气很大了,有什么活动、会议,县里都会特殊照顾一下。
坐在王忆旁边的是大鱼岛上乔家队干部,来的是大队长乔木年。
两人是熟人了,凑在一起寒暄几句。
很快来找他们俩寒暄的人就多了,各村庄的村干部们都想要跟两人打好关系,特别是王忆这边要招呼的人尤其多,里面不少是一起参加渔汛大会战的人。
这些人很会拉关系,他们把王忆称为战友。
这年头的战友关系可不是一般关系,人生四大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x、一起x过x。
他们正在热聊,然后几个穿着毛呢大衣的人雄赳赳的走进礼堂。
领导们来了。
领头的就是县领导高云,这是个圆头圆脑的中年人,却给人的观感不是圆滑,这要归功于他的两道剑眉和眉头下炯炯有神的双眸,很有气势、很有精神。
高云是个好干部,来到会场之后村干部们冲他鼓掌。
他下压双手示意大家伙随意:“还没有开始讲话呢,不急着鼓掌,都把手掌揉和一下,待会等我们开始讲话了再鼓掌。”
大家伙听到这话便笑起来。
高云带着领导们融入了村干部人群里,随意聊起了收成、冬日、节气之类的话题。
有人提到了正题:“高领导,你真厉害,竟然能给咱们县里找到大中专生定向培养的机会。”
高云听到这话便笑起来:“算是我走关系了吧,我这次走的是娘家关系。”
“主要是去年我过来后做调研,发现咱们这里的专业人才太少了,靠中学学生念完中专念完大学回来做贡献?”
他摇摇头:“不说他们会不会回咱这小地方,就说时间上咱们也拖不起,再说了,他们学的可能是机械、是电气、是土木,未必适合咱们县里的实情,对不对?”
“于是我想着咱们隔着沪都近,古人云,背靠大树好乘凉,我是沪都人,沪都是我的娘家。”
“那如果我能找到沪都一些大中专院校从咱们县定向招生,专门解决所需求的专业人才缺口,让他们毕业后直接回咱们县里工作,那县里人才短缺的现象,是不是在几年之内就有所改观?”
干部们纷纷点头:“对对对。”
“领导你太厉害了。”
高云摆摆手:“没那么厉害,我虽然是沪都嫁到福海的媳妇式干部,但要想在沪都走项目也不容易。”
“这件事主要还是靠长安领导的支持,他通过县里驻沪工作处的同志跟沪都那边有关部门事先进行了联系,然后才把这件事给办成了。”
干部们立马说:“叶领导真厉害。”
“也得感谢叶领导啊。”
“当然高领导在里面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聊了一阵,后面会场又来了一些人,高云便迎了上去跟他们握手。
这次来的是沪都主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和一些院校的领导,共同主持这场直接面向‘学生’的会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8/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