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5/2996


旁边的人没有回答他,而是兴致冲冲的说:“对,从55年开始,到75年吧?差不多,反正那二十来年的冬汛是真热闹。”
“咱们县里还不行,咱这边穷海多,没有大渔汛,所以会战的主战场不在咱们这里。你等着去佛海、去旺海、去市里看看,好家伙,那真是什么口音都有,天南地北的,真热闹呀!”
“主要是不光来捕钓带鱼,还有的是收购运销海鲜的,还有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加上咱们这些行医防疫的,文宣队还要演戏放电影,这人能少吗?”
“哈哈,不过这两年也有意思,就像王老师说的,几千人他也不少呀,现在改革开放了甄半仙都去了,哈哈哈哈。”
老大夫侯玉清过来跟王忆打招呼:“王老师,我听人说你也要参加这次的带鱼汛捕捞会战?”
王忆说道:“对,侯老师,咱们明天应该还能见到。”
侯玉清爽快的说道:“肯定得见到,到时候咱们多在一起聊聊。我听人说,你王老师手艺好,做菜好吃,到时候我想见识见识你的手艺!”
王忆一听哈哈大笑:“欢迎,我肯定拿出最好的酒菜来款待你。”
大家伙在餐厅门口说说笑笑,彼此之间做了约定,然后各自分开。
王忆出门后直接回天涯岛。
很忙。
他很忙、社员们也很忙。
天涯二号、三号靠在一起,分列在两旁的是一艘艘绿眉毛船,另外欧家的大帆船也在旁边。
这些船都要参加明天的渔汛会战行动。
王向红在码头上指挥社员们收拾渔具,他要挨个检查,确保所有渔具都带齐了。
另外还要带上行李和粮食。
出海参加大会战,指不定一次在海上漂几天,所以需要的东西很多,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多。
码头上人来人往。
社员们忙活的热火朝天。
王忆跟客船上的熟人打招呼离开,上码头后他问王向红道:“队长,天涯三号也要开始作业了?”
王向红说道:“对,国家的捕捞行动,咱们群众有一分力气就要使一分力气、有什么家伙什就去供应上家伙什。”
“今年条件挺好的,”给王忆当副手的王祥海走过来说道,“我看公告上说,国家给每个参加会战的人每天分五块钱的工资——这可不少,要是能忙活20天,咱就能带上一百块回来!”
王向红点头:“对,国家管柴油,然后一人五块钱加上两斤细粮三斤粗粮,五斤粮食不老少,条件挺好。”
王祥海跟着点头,眉开眼笑的。
王忆说道:“这个钱和粮食可不好赚,捞到的带鱼都归国家所属吧?”
王祥海说道:“肯定了,大会战嘛,咱们渔民为国出战!光荣!”
他昂起头,满脸自豪。
王向红跟王忆说道:“我明白你是什么意思,出海参加渔汛大会战,一天五斤粮食能全造下去,是吧?”
“大会战的活累,一天五块的工钱是苦力钱,是吧?”
王忆点点头。
王向红笑道:“但是你得知道,改革开放以前、大包干推行以前,咱们渔民都得自己带粮食、摇橹去参加大会战,没有工资,只有工分!”
“要支援国家建设嘛。”王祥海自如的说道。
王向红说道:“所以,现在发钱又发粮食,这已经是好条件了。而且大会战结束还给机动船加满柴油,给咱带过去的渔网一换一的换新!”
“柴油方面咱们不占国家便宜,咱自己出门的时候也给船加满了,但渔网咱们这个便宜是要占的了。”
王忆说道:“这算是机器的损耗费了,也是应得的。”
王向红听到他的话后挺不开心:“王老师,你咋什么都跟国家算计的这么清楚?前线流血杀敌的战士们都不跟国家算,咱们算什么?”
王忆笑嘻嘻的不去争辩。
这是当前年代的主流奉献精神,入乡随俗,自己也得这么想。
海上渔汛会战是24小时工作制,人随着渔汛走,带鱼可不是说到了晚上就睡觉,到时候发现了渔汛还是得开工作战。
这样冬天的晚上冷啊,王忆就让服装队准备好的棉大衣都给拿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5/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