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3/2996


王忆说道:“对,让他们去找我吧。”
反正这年头沪都、羊城、首都等大型城市都有旋转餐桌了,从技术上来说这没什么惊世骇俗的,顶多就是个样式问题。
他寻思着要是还有人要买这桌椅那可以往外卖。
大不了他就定个高价,到时候从22年往仓库里运送成品桌面桌腿和钢结构骨架,然后让社员搬运回生产队,由王祥高领着徒弟来拼桌子。
随着从22年往82年带货带的多了,王忆的心也野了。
以前他总是小心翼翼。
逐渐的他发现,外岛这样一个地方并没有什么人在特意关注,只要他不往外捣鼓太过分的东西,只是普通的生活物资和商品然后找了个合理渠道进行解释,那没人去刨根问底。
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四年了,市场经济有了活力,市面上的商品产品开始多起来了,人民需求也复杂起来了。
沉寂许久的中国大地猛然国门大开,当时百废待兴,但是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期许。
所以在生活开支方面,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仅考虑温饱,也开始追求花样和新潮。
有市场就有供应。
在庞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下,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新鲜事物还是很多的,没人会盯着海福县这样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县城看。
就像这种桌椅。
王忆买半成品用自卸车送进仓库,到时候让社员带到岛上,由木匠进行组装。
然后他们对外宣称是社队企业的产品,又有谁会特意盯着他们进行调查呢?
他跟黄中强打了招呼开船离开,赶在下午时分回到天涯岛。
船到码头,码头上的社员打眼一看、满脸疑惑。
这次船的吃水深度太深了,这是拉了一船的什么东西回来了?
王忆停船靠码头,让大迷糊去把王向红给招呼过来。
王向红披着衣服过来,问道:“怎么了?呵,这船吃水挺深啊,你船上载的火炉有多沉啊?”
王忆跟他商量过给社员们家里配上一座火炉的事。
天寒地冻,岛上湿气又大,要是家家户户能配上火炉这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有裨益。
特别是渔家不少老人有老寒腿或者风湿病,到了冬天有些人起不来床,要是他们家里有了火炉,那身体可以少受不少的罪。
王忆说道:“火炉确实挺沉的,都是铁家伙,不过更沉的是水泥和粮食!”
“特别是粮食,海关上前些日子不是查了一船走私粮吗?这事还上广播来着,支书你记得吧?”
王向红点点头:“注意这个新闻来着,是从巴西走私过来的粮食嘛,对吧?”
王忆说道:“对,这批粮食里面有些小麦有虫子,根据国家海关上的法规要销毁,以防止外国的虫子来到咱们国家,这叫物种入侵!”
“但是好好的粮食给销毁了,这多可惜,是不是?正好咱们外岛远离内陆,我同学那边就琢磨,哪怕这粮食里有很多外国虫子,可它们进入咱们岛上后离不开咱岛屿呀,咱这周围都是大海。”
“所以这样不就可以免除物种入侵的危险了吗?”
“于是他给我特意多弄了好一批的粮食!比商品粮的价格还要便宜,便宜一半!”
“便宜这么多?”王向红欣喜的问,“那给咱们弄了多少粮食?”
王忆说道:“二十吨!后面还有呢,不过这东西得走程序然后偷偷运送出来,所以得慢慢操作!”
王向红这边呆若木鸡。
二十吨小麦!
===446.绿蚁新醅酒烧起大火炉(求票哈)===
二十吨的粮食不算多。
王忆平日里给生产队带回来的粮食可不少,只不过是积少成多,一次次的捎带过来的数量都不算多,但频率比较快。
可是二十吨的粮食规模是头一次。
主要是恰好有时事新闻可以用,有这么一条新闻在,他不弄个百八十吨的粮食那是对不起新闻广播里说的‘销毁走私粮食’信息。
除了粮食还有水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