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1/2996


这种晒虾的场景跟日后的工业化加工不一样。
工业加工是捕捞了红虾甚至不会清洗,因为要保留上面的海腥味,这股海腥味能增加虾的鲜味。
然而实际上海鲜的鲜味并不是腥味,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工业生产虾米是大锅煮熟海虾送入大型的烘焙机器里,几个小时就把虾给烘焙好了,再经过机器脱壳的工艺,出来的便是虾米。
这样的海米跟传统晒制出来的海米相比确实会少一点鲜味和风味,但工业化集成发展是正路子,不管是海鲜还是什么肉,它们鲜美可口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得能吃的起!
像是这年头外岛晒的虾米对渔家来说不值钱,但到了内地呢?那就很贵了。
内地多少老百姓还舍不得买条咸海鱼来吃呢。
王忆对国家的工业化进展感到骄傲,可是这事也有一些纷扰,饮食安全不好保证。
现在渔民手工晒出来的虾米那就是好虾米,没有任何添加,机器生产过程中猫腻多,可以给虾米添加色素来保证颜色统一标准匀称,或者加上点食用香精来增加鲜味等等。
提起机器来,他想起天涯三号船上那一套打井机,便跟王向红说了一声。
王向红一听打井机来了,六亲不认的八爷步顿时变成了龙行虎步,甩开膀子就往码头上大踏步:
“你说你,这事你不早说?机器得赶紧搬下来,海上那湿度多大?水汽多厉害?很容易生锈啊。”
王忆失笑道:“哪有那么夸张?”
船舱里不光有机器,还有一些商品。
机器都被用油布包裹起来了,一些抽水机之类的散装机器好办,像是打井机还是很沉重很大的,两人搬不了。
王忆当时能自己把它转移到船上是靠
这次从船舱往码头上搬机器,自走轮可没有用途了。
王向红琢磨了一下子只能无奈的摇头。
得等壮劳力们下工回来才能把它给一起捣鼓下来。
船舱里有几个大箱子。
里面是香烟。
王忆拿出一包烟递给王向红,低声说:“这是白板烟,都是特供产品,我带回来准备给咱队里的爷们抽,你到时候让保密小组去挨家挨户说一声,这烟私下里抽就行了,别去跟外人嘚瑟。”
王向红点点头,感兴趣的接过这包烟看了看。
烟盒子几乎是白板,只有九个简单的字。
上面五个:为人民服务。
中间是个灿烂的大五星。
逼格一下子起来了。
然而这是王忆自己打印出来的纸壳子,然后用机器给重新包装起来的。
王向红抽出一支烟点燃试了试,赞叹道:“很醇香呀,但是不够带劲,太柔了。”
王忆无语。
你这抽旱烟抽的太猛了。
他用的这些烟是著名的鲁省白将军,这烟是出了名的带劲,一般也就是鲁省老烟枪消化。
炊烟袅袅中,水雾越来越浓,丰收的氛围也越来越像样。
其中大灶的烟囱里冒出来的烟雾尤其多,大锅上的笼屉正在蒸糖糕。
于是等到下工了,王向红便在喇叭里广播起来:“各位社员请注意了,各位社员注意了啊。”
“今天队里集体晒虾米,王老师说大家辛苦了,嗯,全体社员辛苦了,然后学校给大家准备了糖糕,还是老规矩,家家户户过来个人领糖糕。”
“还有明天队里要去那个防空岛捕捞白虾,继续晒海米,嗯,大胆你们二组的壮劳力过去忙活这个事……”
后面的正事没怎么传出去,因为听说王忆请吃糖糕,社员们顿时欢欣鼓舞的开始炸锅!
今天吃个好的,糖糕。
糖糕是外岛人家过年才舍得做的好东西,日子过的好的会蒸上一锅,但是除了刚出锅时候给孩子老人解解馋、过过瘾,家里的大人还吃不上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