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996


他们都对当前生活感到满足。
有平价粮食吃,这粮食都不用打磨,可以直接用队里的机器打磨,隔三差五买上十斤二十斤的玉米或者麦子就能打磨成面粉。
买初始粮要比买成品粮更合算,毕竟买了成品粮回来还要自己打磨、自己收拾呢。
这样便有人拿这件事来说事了:“队长,你看咱队里有磨面机,所以咱买初始粮然后能变成成品粮。”
“我算过了,咱吃上成品粮比城里人买的商品粮还要便宜呢,他们一斤面粉要两毛五,咱们是两毛——甚至不到两毛,一毛七买一斤麦子,打磨出来的面粉是合两毛,但还有麸子呢?”
王向红听的不耐烦,说道:“咱们这里讨论工业呢,你怎么又说起农业来了?”
“咱们讨论的是砖头,你这说起了粮食。真是了,我们说城门楼子你说胯骨轴子!”
这社员讪笑道:“不是呀,队长我是说咱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吃得饱穿的暖,对不对?咱竟然吃的细粮比城里人都要便宜,这以前可不敢想呀!”
“要满足!”
旁边有妇女说道:“咱不光能吃上便宜粮食,还吃的是新鲜粮食,隔三差五买一次粮食就行,一点都吃不上旧粮、陈粮。”
“对,不光是能吃上粮食,隔三差五去门市部还能割一斤肉呢,以前别说肉了,谁家里舍得吃鸡蛋?现在我家里一天都能匀上个鸡蛋给爷们补补力气。”
“是该满足了,这日子够好了,有吃有喝还不行?我听说王老师还要给岛上打一口水井,咱要是再有一口新水井,那日子就更好了。”
“这口水井是给蔬菜用的,前两天种蔬菜的时候有点缺水了,这蔬菜吃水太厉害……”
会场秩序又要乱,王向红习惯性的要拍桌子。
王忆拍拍他的手臂示意他冷静,接过话筒说道:“那个同志们都安静一下,我来说几句。”
他现在威信已经不亚于王向红了,这一说话,社员们纷纷闭嘴坐下。
王忆的目光徐徐从社员们身上扫过,说道:“好日子必须要过!新房子必须要盖!媳妇必须要娶!孩子必须要有!这就是生产队以后发展路上的四个‘必须要’,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四个必须要开展!”
“你们自己看看,现在全县各公社,从78年到今年,还有几个生产队没有盖过新房子?”
“现在码头的红布下有个箱子,你们拉开红布自己看看上面是什么,那是市里领导给咱们发的荣誉,咱们是先进生产队、是小康模范村!”
“可要是咱队里连新房子都没有,这叫什么先进生产队?叫什么小康模范村?”
有些人家对此不在意,寿星爷最不在意,他们想要反驳王忆,王忆紧接着说:
“但咱队里盖房子不是为了让外人看的,是为了自己住,为了以后给孩子住!”
“我知道你们能吃苦能受罪,这是美德,可是有条件享福就要享福,老祖宗说的好,‘有福不享,没福一样’嘛!”
“我一直跟我各地的大学同学说,我为什么要留在家乡?因为我要带领家乡的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让老人能享福、让孩子能念书,我要是领着你们有尊严的去生活!”
“可我现在工作做的怎么样呢?”
“做的很好!”寿星爷大声喊,其他人跟着喊,“对,王老师你做的好。”
“没有王老师,咱队里困难成球了,我家穷的拉屎都要从里面扒拉两个玉米粒出来!”
王忆郑重的说道:“不,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我还没有做到,让学生进入高大明亮、冬暖夏凉的教室去念书;我还没有做到,让老人住进干净干燥的房子;我还没有做到,让教师们有办公室办公;我更没有做到让咱们准备结婚的青年有一套崭新的婚房!”
“特别是咱们育红班的学生——他们连教室都没有,天气好就来操场玩,热的时候去屋子和树下的树荫里,天气冷了就聚在一起挤暖和。”
“但凡天气差一些他们就不能来上学了,这样我这个当校长的当的心里有愧!”
听他把老青幼三代都挨个点了一遍,社员们没话说了。
王忆接着说道:“大家对我现在的工作进展感到认可,我很高兴,但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我现在做到了什么?其实顶多是帮大家伙解决个吃喝,可能是之前哪天炖个鸡、今天用土豆豆角炖个排骨肉……”
听到这里社员们的头一下子抬高了。
有人问道:“今天要用土豆豆角炖排骨吃吗?”
王忆说道:“对,上午熬了大骨汤给学生泡饼子吃,剩下一些大骨汤今晚用来做土豆豆角炖排骨,新收的土豆、新杀的猪,我给全队弄个炖菜吃,这是我们东北很有名的一道菜呢!”
行了。
社员们对他的任何决议都没有意见了。
他们都在琢磨着怎么吃晚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