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0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2/2996


王向红问道:“让他们学着打排球?”
王忆摇摇头:“没有合适场地,这片农田还得种蔬菜呢,咱们就是响应国家号召在这里打个比赛而已。”
“我准备在学校里弄几个石台子、买几副乒乓球拍给学生们练乒乓球!”
王向红很赞成:“这个主意好,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还肩负过小球推动大球转的使命,是一项好运动。”
“六八年部队刚离开、咱们小学刚成立那会,部队给咱们留下了几副乒乓球台,可惜后来咱队里没有乒乓球拍,慢慢的台子就被拆掉了,现在再建起乒乓球台,也算是对解放军同志们的致敬了。”
王忆感兴趣的问道:“现在社会上乒乓球运动很热,队长你会打吗?”
乒乓球这项运动在民间掀起的热潮足足维持了半个世纪。
1959年,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我国运动员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这是国家在世界体育比赛中第一个世界冠军。
看看现在女排夺冠就知道了,当时这第一个世界冠军肯定在国内受到热捧。
确实如此,当时民间由此掀起了一股全民打乒乓的热潮,水泥台、洗衣台、门板、书桌、砖头、自制乒乓球拍全部都成为了广大群众全民健身的工具。
由于乒乓运动占地小,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所需不过一个乒乓球和客厅大小的空间。
而在六十年代国家一贫如洗,没有任何运动娱乐设施,人民想要搞个有对抗性的运动都不容易。
这种情况下占用空间小、涉及运动工具简单且娱乐性竞技性双强的乒乓运动自然成为了民间最火的体育运动,没有之一。
而且59年在传奇英雄容国团首获世界冠军的同时,沪都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乒乓球器材生产厂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双喜品牌——大美总理亲自给题的名字。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民间乒乓热潮持续三十年。
但到了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成果开始彰显,城里的老百姓有钱了,篮球足球这种对抗性更强、趣味性更强的运动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从那时候开始乒乓球热开始退潮,等进入二十一世纪,民间玩乒乓球的人就少了许多。
王忆少年时代算是乒乓球热潮的余韵,他小学的时候跟着父亲去打过几次乒乓球——那时候都说打乒乓球能够预防近视,家长很喜欢让孩子去接触这项运动。
等到他上了中学开始,乒乓球运动在民间彻底没落,那时候NBA和五大联赛主导了学生们的视野,篮球和足球才是学生挚爱的运动。
这年头乒乓球还很热,王向红听到王忆提及这项运动他就来劲了:
“那可是!我当然会打球了,66年开始公社每年都有比赛,持续到77年,一共打了十二年,我拿过两次名次!”
满脸自豪,满身的意气风发。
王忆问道:“啥叫拿过两次名次?”
“就是进入排名了。”有社员解释道,“前八名是名次,队长拿过两次第八!”
王忆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向红不高兴的说道:“你笑什么?你看不起我?别看我现在上年纪了,有本事等你买到了乒乓球拍咱俩赛一赛,你看我怎么用合力发球来造你!”
“咱队长就是咱公社的郭跃华!”社员们这边则笑了起来。
郭跃华和蔡振华都是当前年代体育圈里的明星,江家良则是后起之秀,女排方面则是童玲、曹艳华等女将闻名于世。
这都是当前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明星。
因为这年头的体育明星也是全民学习榜样。
社员们调侃了王向红又问王忆:“王老师,你的乒乓球打得好吗?”
王忆讪笑道:“我不太会玩乒乓球。”
听到这话社员们很诧异,王向红也很诧异。
现在的大学生还有不会打乒乓球的吗?
这就是他刚才直接说自己要用合力发球来收拾王忆这种玩笑话的原因,因为他下意识的默认了王忆会打乒乓球。
社员们听到王忆的回答后还觉得他是开玩笑,等得到王忆认真的确认后他们傻眼了:
“还想着让你教出几个乒乓球健将呢,看来这够呛了。”
“要是真能教出来就好了,我听广播上说前年国际乒联创立了一项比赛叫世界杯,专门选各国乒乓球运动员里的高手去打比赛,奖金是一万元呢。”
“一万元啊?呵,赢了就是万元户!”
社员们惊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