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2996


“哦,难怪,”王东喜恍然,“尿素裤你不了解很正常,这是农村的东西,现在不时髦了,以前、七几年的时候,嗯,七几年的时候这东西可厉害了。”
“是72年开始有这个的,这事我去县里开会时候听人说过,小鬼子首相田中角荣跟咱签了合同,咱开始用煤炭换他们的尿素。”刘红梅见两人在聊天便也走了过来。
王东喜听到这话生气起来:“小鬼子坏透了,我听说他们岛上没有煤炭,从全世界各地买煤炭,然后都埋在他们家门口的海湾里,等着世界上的煤炭挖光了……”
“继续说尿素裤吧,咱不提小鬼子。”王忆知道小鬼子往东京湾埋煤炭的事是流言,不过他不知道这流言在82年已经出现了。
“噢,继续说尿素裤,”王东喜说道,“当时咱农村布少,娃娃长到七八岁夏天光屁股的还很常见呢,后来咱国家跟曰本建交了,从曰本进口了尿素,他们有钱,尿素袋子都是化纤布的,而且那布很结实,做裤子可好了。”
“不过得染上颜色。”刘红梅又插了一句,“要不然土白色可难看了,上面还有字,染上个蓝色黑色就好看了。”
王东喜笑道:“那可不有字吗?当时有顺口溜就说这事,干部见干部,比比尿素裤,前头曰本产,后头是尿素。”
“还有大干部小干部,一人一条尿素裤,有黑的,有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
王忆说道:“什么叫‘没有社员的’?穿尿素裤的不是社员?”
“不是社员是干部,社员哪穿得上?”王东喜摇头,“没有关系穿不上,咱农村是公社管理,化肥农药的采购、使用都是公社和各生产队负责,当时尿素分下去,尿素袋就让干部们私下里分了。”
“后来有人把这事告县里头革委会了,革委会就出规定,这个不准自己分,得往外卖——不便宜,那年头就得一块钱一条袋子!”
王忆疑问道:“既然这样,那队长家里怎么会有尿素裤?”
王东喜说道:“这事说来话长了,咱支书跟徐社长关系好,徐社长知道咱队里困难,偷偷给批了一批尿素袋给队里。”
“可支书和寿星爷特别痛恨小鬼子,咱王家以前可没少让小鬼子祸害,这样他们怎么会穿这东西?队长家实在穷,他就把尿素袋要走了。”
刘红梅说道:“一共十条尿素袋都给他了,他也因此得了个外号叫‘五个媳妇’。”
王忆问道:“这又是什么意思?”
刘红梅说道:“金鱼岛上有户人家穷,孩子说不上媳妇儿,结果有一年县里领导老婆难产需要血,恰好这人家的老子是O型血,就去给领导老婆献血,换到了两条尿素袋。”
“你不知道,一条尿素袋做不成裤子,得两条才能做成,所以他家就给儿子做了个尿素裤。”
“结果他儿子穿尿素裤去相亲,相亲那闺女也傻,看他穿着尿素裤以为他家是干部家庭,就让他糊弄着睡了……”
王忆明白了:“两条尿素袋骗了个媳妇。”
“对!”刘红梅拍手,“十条尿素袋可不是五个媳妇儿吗?”
王忆叹了口气。
王东喜又说:“不过那都是老辈儿的事了,早没有人穿尿素裤了,现在家家户户好歹有衣裳裤子穿。噢,也不对,72年、82年,这满打满算也才十年,嗨,咱国家现在发展真快啊。”
王忆暗道国家发展确实快,但现在可看不出来,得把时间线拉长以十年为单位——如果他把二十年后国家的工业化告诉当年的人,他们肯定会认为自己说瞎话、编故事。
===76.网捕野鸭子(后天上架哈)===
在他们闲聊中,王向红溜达着也来上班了。
王东喜把学校支取油漆的事说了出来。
王向红问王忆:“王老师,学校用油漆干什么?”
王忆说道:“第一是描点班级牌,现在一间间屋子上连个年级标志都没有;第二是我准备在外墙上写点字,这么白的墙壁不写点标语可惜了。”
王向红说道:“这是好主意,以前部队在的时候都是有标语的,风吹雨打的给弄没了。不过往墙上描字需要技术,你能描好吗?”
王忆说道:“给我点报纸,用报纸剪裁出字样,这样刷报纸就行了,印出来的油漆就是字了。”
王向红点点头:“报纸咱队里有的是,那我批了,把库里的油漆都给学校提过来吧。”
他双手反掐着腰看向校舍。
雪白的墙壁和平整的屋顶让他心情愉悦:“咱的学校越来越像模像样了,真好!”
王忆说道:“对了,支书,给学校修个厨房吧,有时候我可以给学生们加加营养。”
王向红说道:“那行,让民兵队修完屋顶去把你宿舍旁边的房子修成厨房,加上烟囱。嗯,闲置的两口大锅也搬过来吧,学生多了,一口锅怕是不够用。”
他把大胆叫过来说了一下设想,大胆说道:“那行,明天我就领着人修厨房!”
王东喜把两桶油漆和一摞报纸送了过来。
油漆一红一绿,报纸有《人民日报》有《江南日报》有《南方晚报》等等,品类挺多的。
王忆将油漆收好,随便翻阅了一下报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