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0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2996


麸子本来就是喂猪的东西,恰好臧建设隔段日子就给他送一批土猪过来,弄的队里猪圈满满当当的。
入秋以后这猪草就不多了,所以王忆准备给猪喂麸子。
社员们觉得有点浪费:“麸子不是孬东西,粗是粗了点,可是一样能填饱肚子!”
“就是,也不能天天吃八一面吧?那是城里人吃的。”
有小孩问:“爸,啥是八一面?”
听到这话一些上年纪的人就笑了:“现在没有八一面的说法了?都是富强粉、头等粉是不是?”
“肯定是,八一面、九二米,这都是多少年的说法了?”
“50年的是不是?《青年报》上说的,《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是不是?当时队里就三份报纸,《人民日报》、《青年报》、《江南日报》,我还记得呢。”
王向红摘下烟袋杆说道:“你们唠叨一顿也没有说啥是八一面、啥是九二米的。”
“100公斤糙米磨出92公斤白米就是九二米,100公斤小麦碾磨出81公斤的面粉就是八一面!”
“确实是50年宣传的,当时说八一面和九二米是最合理想的标准粮食,还要求青年们思想开化,积极协助政府向社会进行宣传,说明它们对节省粮食消耗、增进身体健康的作用来着……”
------题外话------
碰上点事,我姐来看我,订了个民宿,结果临时要加价——看我姐是外地人欺负人,把我气够呛,去了一顿怼!耽误了时间,实在抱歉,现在还生气呢,怎么有人做买卖这样欺负人
===390.除虫灭鼠大扫除===
忆苦思甜中,又是二十斤玉米打碎成了玉米面粉。
社员们伸手上去试了试,然后咋舌:“真是细啊,这样的玉米面做出来的饼子谁还能说它喇嗓子?”
有人积极的说:“我买点玉米,王老师,明天给我排队打点面出来回家做玉米面包子。”
玉米面太硬太脆没法做包子,要做包子得混上点白面粉。
王忆便说道:“那你还得买麦子打白面,包包子用的白面不能混麸皮,你把麸皮卖给我吧,给你五斤的价钱。”
‘几斤’的价钱用在农产品上就是一毛钱几斤。
听到这价格社员们很心动。
2分钱卖麸子这可是挺合算的价格了,这是高价!
使用磨面机没什么技术含量,王忆从队里雇了两个识字的妇女过来卖粮食磨面。
这时候外队来看电视的人开始多起来了,王向红便上去把机器抬回了门市部,用个麻袋给精心的套了起来:
“咱外岛水汽大,机器容易生锈,所以不用的时候必须得用袋子套起来,把它跟水汽隔绝开来!”
“行了,出去领花生、赶紧领花生!”
王忆领了自己和秋渭水的一份鲜花生去了树下桌上吃起来。
祝真学也来吃花生,说道:“你的档案递交上去了,学校这边需要的资料都办完了,等着省里单位给你通过审核就行了。”
听到这话王忆有些振奋又有些惴惴不安,问道:“咱们弄虚作假了,能通过审核吗?”
祝真学笑道:“肯定能,你又没有作奸犯科,县里这边不卡你,省里不会卡你的,因为省里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做过什么,所以只要把基层的关卡打通就成了。”
秋渭水说道:“王老师在省里也有关系,省厅的常久同志跟他关系挺好的。”
吃着花生,漏勺又给他们送上来一盆子肥螃蟹。
这是真的肥,一个大螃蟹得有二斤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真是一顿饭吃个大螃蟹就饱了。
有外队人是能耐人,跟王向红搭得上话,王向红便邀请他们一起吃盐水花生、喝小酒。
吃着盐水花生有人就问他:“你们明年要不要多养点淡菜?现在咱外岛各生产队就你们队里养的淡菜最少了。”
王向红琢磨了一下说:“我去问问我们王老师。”
外队几个人一愣。
王老师这么有威严了?生产队的农活也跟他扯上关系了?
王向红找王忆不是来征求是否扩大淡菜养殖这个项目的意见,他是询问王忆:“你明年送礼的人是不是能更多?要不要多养点淡菜咱晒个淡菜干给人家当礼物?”
王忆想了想说道:“行啊,多养点淡菜吧,多晒点淡菜干出来,这东西挺好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