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8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2/2996


说点迷信的话,他感觉这事可能是老天爷在点他呢,是在教育他,让他走正路别拿人生之挂来走歪门邪道。
袁辉失望的问道:“你不打算卖了?”
王忆摇摇头:“这集邮册里的邮票不卖了,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些好邮票,你看看。”
他把张有信亲戚送给他的邮票拿出来。
这些邮票是他挑选过的,确实有价值。
袁辉打开一看,笑道:“哈哈,王老师,你刚才就是开我玩笑是不是?你说的宝贝是这些邮票!”
他用镊子挑着邮票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全面胜利邮票,这是68年10月1日为了纪念共和国成立19周年发行的,十年之前就在港岛拍出过200多万的价钱。”
“咦,竟然还有这枚票?这是咱们晋察冀边区的临时邮政在38年发行的无面值抗战邮票,这图案是八路军战士持枪跑步前进,无面值无齿孔——这票可以啊!”
“还有49年的大进军邮票,70元、270、370、470、570!太好了,五个面值、一套邮票竟然凑齐了,这是红色邮票中的极品呀!”
“嘿,这个好,黑题词!王老师你真神了,你竟然能找到黑题词!”
黑题词邮票的全名是《领袖同志给曰本工人题词》,这邮票发行后很快被召回,因为时代的原因不许发行进而全数销毁了,所以只有零星存世。
王忆说道:“这个邮票现在能卖多少钱?”
“现在很少了,有专家考证说不会超过20枚,都是在邮政部门销毁过程中零星流失出来的。这邮票的四方联曾在港岛一大型拍卖会露出真容,创纪录拍出了897万港元天价!”袁辉兴致勃勃的说道。
王忆问道:“单枚的话,现在能价值多少?”
袁辉说道:“百万人民币应当没问题,上次四方联出现是11年,不过当时是国内最近的一次集邮热,那时候邮票价格普遍高一些。”
“当然这种珍品邮票不管是不是集邮热都能卖出好价钱,它们太稀缺了,还是有些人愿意投资它们。”
“投资等待下一次集邮热。”王忆说道。
袁辉笑道:“对,一点没错!”
共和国的历史上一共有四次集邮热,第一次就是王忆所处的82年那个时代。
改革开放后,群众收入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社会环境宽松、思想观念更新,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迎来了中国邮市史上的第一次热潮。
这次热潮具体来说是在1984年的早春拉开序幕,但到了1988年到1989年期间,因邮电部加大发行量,好些邮票市价应声下跌,第一次邮市热潮渐渐消退。
第二次和第三次集邮热发生在九十年代。
那年代是深入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时代,老百姓开始学着投资和玩金融,在推手的操作下又开始了集邮热。
当时很多人赚了大钱但更多老百姓亏的很惨。
而且城乡人民都被鼓动了,纷纷集邮搞的邮递业很拉胯,真正需要写信的人没有邮票可以张贴了。
于是国家提出了‘邮票是用来贴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口号,把两次集邮热都给打下去了。
最后一次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这次集邮热没有像过去那样在市场上折腾出水花。
主要是时代不一样了,当时寄信已经out了,电信产业遍地开花,手机电脑遍地,邮票不在可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张有信亲戚很有集邮的眼光,他或许并没有特意集邮,而是把一些珍贵的军邮票给搜集了起来。
这些邮票在二十一世纪更是罕见,倒是依然能卖出高价。
但王忆对此并不感觉多么的激动。
黑便士打击太大。
五千万变成了十五万,这他哪能遭得住?
他跟袁辉签订合同,把这些邮票交给了袁辉来处理。
袁辉打趣道:“王总,要不然我不给冠宝斋干了,我给你干算了,现在收入全靠你了。”
王忆说道:“行呀,正好我最近弄了一堆的铜钱,你给我干也行,帮我研究一下那些铜钱。”
袁辉一愣,说道:“我其实是开玩笑——不过帮你研究铜钱是我该做的事情,这样,我正好一直没动用今年的年假,等我过几天请个年假帮你看看铜钱?”
王忆说道:“行,我给你鉴定费……”
“别说这些生分的话。”袁辉直接打断他的话,“你能找我是信任我也是给我面子,我能帮上忙就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